来源:【大河健康报】
11月2日,对市民群众关注的中原区、二七区、高新区防外溢临时管控区的疫情防控举措、生活物资保供、紧急就医保障等热点问题,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进行了解答。
据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中原区、二七区、高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点多面广,且仍有病例续发。虽然目前疫情总体受控,但还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11月1日,郑州发布152号通告对涉疫管控区域,统一调整,该管的管,该放的放,对近7天全员核酸正常的小区予以解封,并科学调整防外溢临时管控区、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明确公布现有风险小区、风险单元。对中原、二七、高新区三区的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内的中、高风险区按照各自的措施执行,中风险区实行管控管理:人不出区(小区)、错峰取物。高风险区实行封控管理: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内的其他区域,人不出区(防外溢临时管控区);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内的核酸检测小屋合理布点、满足出行人员核酸检测需求。
全域内除中、高风险区,风险小区、风险单元,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外,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实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生活超市、理发店、药店等有序恢复经营并严格疫情防控管理,其他场所及经营活动后续根据疫情变化形势动态调整。
居民需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外出扫码、戴口罩,出行时查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得前往涉疫区域。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不聚集、不扎堆,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小区物业报告,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取消离郑需持社区证明政策。倡导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郑;确需离郑者,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
省内来(返)郑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郑24小时内主动核酸检测1次。
省外来(返)郑人员抵郑后,需配合查验“两码一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第一时间在交通场站(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公路服务站等)进行免费的“落地即检”,即检即走,不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返回居住地后落实三天三检管理措施。
涉疫风险区域来(返)郑人员按照相关管控措施落实管控。
1.除中、高风险区,风险小区、风险单元,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外的居民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点对点”出行,减少跨区流动,避开涉疫管控区域。
2.高中风险区、风险单元所在的居民,原则上不外出。
3.中风险区、防外溢临时管控区(除高风险区)、风险小区(除风险单元外),从事疫情防控、应急抢险、垃圾处理、行政执法、新闻采访,保障城市基本运行的水、电、燃气、通讯、环卫、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行业,商超、农贸市场、快递、外卖等工作人员,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工作证明、健康码绿码,“点对点”出入。
“白名单”企业职工,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点对点”出行,在单位实施闭环管理措施;
医务工作者,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工作证明、健康码绿码返岗后,原则上在医疗机构闭环管理;
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下沉社区,凭工作证明、健康码绿码在工作单位和居民小区之间“点对点”上下班出行,返回小区凭工作证明、健康码绿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采样凭证正常返回。
具备条件的单位闭环管理,不具备条件的“点对点”返回小区。
郑州市防指保供专班成立工作组入驻中原区、二七区和高新区,帮助三区制定市场保供方案、工作流程、采购指南等措施,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采购配送标准化、问题解决便捷化、点对点服务直达的模式,降低流动风险、推广统一配送,确保重点区域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是万邦集采。指导万邦开通线上批发端口,各区县(市)组织辖区内重点保供企业利用该采购渠道进行物资采购,配送过程中做到点对点,司乘人员不落窗、不下车,货物抵达目的地后,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佩戴防疫“三件套”(口罩、面屏、一次性医用手套)进行卸货。
二是总部直采。拥有直采渠道的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可继续使用原有采购配送模式,专人、专车将物资配送至全市社区周边各门店,配送过程中点对点。
三是净菜集装。联系分拣能力强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商,将生活物资按照满足不同家庭3-5天需求的标准,分装成相应“生活物资集装箱”后配送至各个社区。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聚集风险,做好最后“一百米”配送,指导保供企业分区域就近供应相应社区物资,实现点对点配送,同时加强对保供单位的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和监督,在保障流程、全链条畅通情况下,做到各环节保供人员各司其职,相互不交叉、不接触,形成“办事处、社区、小区、保供单位”四级联动、分工明确的物资保障工作体系。
足不出院的小区,小区外设置物资接收点,居民线上下单所购物资到达指定地点后,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按防护要求将物资消杀后转运至小区内,通知居民错时领取。足不出户的小区,在卡口外划出固定接收点,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按防护要求对于物资外包装消杀后将居民所购物资送至家门口。不会使用手机线上下单居民,可通过电话进行物资采买。对于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社区建立工作台账,包户到人,帮助解决生活必需品、药品等采购。为做到保供工作全覆盖,市区两级均开通了24小时保供热线,组建保供热线接听处置专班,确保热线24小时畅通,随时接听居民反映的物资需求。保供热线:
郑州市 0371-67180381
中原区 0371-67635762
二七区 0371-68812345
高新区 0371-63060058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多措并举,开展互联网“云”诊疗,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村)”,做好群众外出就医保障,确保急危重症、血液透析、孕产妇等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并对外公布,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
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拔除引流管、留置或拔除胃管及导尿管、换药、拆线等有医疗服务需求的人员提供常规诊疗、预防接种及药品配送等服务。慢性病人用药可适当延长处方用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药上门。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遏制疫情蔓延。群众有常见病、多发病等就医需要的,可拨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健康咨询热线,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常规诊疗和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分类保障外出就医
根据疫情风险等级不同,分类做好群众“一来一回、一进一出”的就医服务保障。
对于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及其他经研判疫情风险程度较高的人员,需外出就医的,由各区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专车落实“点对点”闭环接送,群众有产检、定期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就医需求的可提前与社区联系,由社区开具《郑州市疫情风险人员就医转诊单》并安排专车转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就医结束安排专车接回。群众有定期就医需求的,要提前预约诊疗,有序就医。
其他风险程度较低的人员就医原则上不受限制,建议就近就医,减少跨区域流动,凭社区(村)开具《自行就医证明》可在区域内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外出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落实从家到医院-医院到家“两点一线”要求,不得在其他区域逗留。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急救
对于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昏迷、高热急症、急产等急危重症情况,需紧急送医的,群众可拨打120急救电话,由120急救指挥中心调派救护车接诊,并按“就近、就急、合理施救”原则,转送至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救治。
在此提醒市民,非急危重症患者不要随意拨打120,把有限的急救资源,留给真正有需求的急危重症患者。
血液透析、孕产妇医疗救治。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根据各自接诊范围做好诊疗服务,尤其要做好血液透析、孕产检等定期诊疗和其他专科性较强的诊疗服务,患者原救治医疗机构要做好接诊工作,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疫情防控或核酸检测为由推诿、拒诊患者,延误患者救治。
为保障母婴安全医疗需求,保持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要求二级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医院、开设有产科的综合医院,建立不少于产科总床位数20%的隔离病区,备好过渡病房与具备隔离条件的分娩室、手术室,用于接诊涉疫孕产妇。
开展互联网“云”诊疗服务
开通互联网“云”服务,提供线上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健康宣教、就诊指导、慢病康复等服务,部分医疗机构开通了药品寄送服务。群众可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诊疗,最大程度减少外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互联网医院及服务方式:
1.郑州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使用微信、支付宝搜索“郑州人民医院服务号/生活号”或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下载“郑州人民医院APP”)。
2.郑州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支付宝搜索“郑州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或拨打24小时电话服务平台96595咨询)。
3.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搜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或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61207777咨询)。
4.郑州儿童医院(使用微信关注“河南省儿童医院服务号”);24小时预约挂号咨询电话96995。
5.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郑好办”APP平台“孕产妇和新生儿绿色救助通道”);母婴健康热线63883125。
6.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搜索“河南省人民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公众号或“河南省医”小程序,服务电话0371-87160889)。
7.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使用微信搜索小程序“豫中一”或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豫中一”App)。
8.河南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搜索小程序河南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或微信搜索小程序河南省中医院在线问诊)。
9.登封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使用微信关注“登封市人民医院服务号”,支付宝搜索“登封市人民医院小程序”)。
10.巩义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微信搜索“巩义市人民医院就医平台”或拨打24小时服务电话64398578咨询)。
来源 :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本文来自【大河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