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康平纳(新消费浪潮下)

  • 公司招聘
  • 2023-08-30 10:10
  • 龙泉小编

在过去的2021年,李宁、鸿星尔克等传统国货品牌在不断洗牌的服装行业中焕发全新生机,满载传统文化元素的国潮品牌也逐渐摘掉小众标签,从线上网店到线下实体不断突围“破圈”,全新的文化审美形态不仅为纺织服装产业注入了鲜活生命,也开启产业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在新兴科技和行业整合加速下,服装产业原先的作坊式生产、走劳动密集型路线、薄利多销的产品等路线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开始越来越重视产业资源的整合,重视智能化、按需生产,重视品牌、技术、链群等领域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达13842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22年全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将达14479亿元。

图片来源:Pixabay

时尚“退潮”国潮崛起,传统产业诠释东方时尚

当我们回顾近30年来的服装产业更迭史,可以发现,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碎片化,消费者对服装的选择偏好也从经济实用到个性时尚,从追求洋流到推崇国潮。尤其在新老消费群体更替后,作为新服饰消费的主力军,以90、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为兴趣买单、为文化买单和为时尚买单的态势逐渐凸显,多样化的审美特点也迅速缔结一个追求精致、信仰文化的服装新消费时代。

与此同时,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大众视野,随之也刮起了一阵“国潮风”。据线上数据统计,2019年线上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达72%,仅上半年小红书平台关于国货的笔记数量同比增长116%,国潮青年中90后及95后的占比高达61%;2020年国潮服装市场品牌增长量过万,小红书国货笔记搜索趋势“服装国货”关键词曝光量同比增长151%。

人们对国货与传统文化的关注,使得国潮品牌在新一轮的洗牌中脱颖而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国潮具有物质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双重属性,既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诉求,又满足年轻人的精神需求。

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也使得以传统文化元素为内核的产品需求日益提升,汉服行业也在这阵“国风热潮”中迅速崛起,汉服爱好者基数不断扩大。与汉服一同走入大众视野除了汉服文化还有处于“宇宙中心”的山东曹县,据曹县人民政府官网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曹县约有汉服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000多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汉服生产基地。

曹县汉服能够在国风热潮下快速发展得益于悠久的产业历史,多年的发展变革使当地拥有从面料、印花、刺绣、打版、剪裁到营销渠道等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如果说深厚的纺织业基础为曹县汉服构造了拉动产业发展的快车,那么电商平台的兴起无疑成为拉动汉服行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截至目前,曹县拥有汉服相关网店12797个,涵盖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个电商平台,据拼多多大数据反映,全国汉服销量前2000家网点,就有1200家来自曹县,在前100家汉服店铺中一半以上来自曹县。

为推动汉服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曹县政府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依托服装产业优势,打造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汉服一条街,这也成为当地网红打卡地、汉服展示区及上下游产业集聚地。曹县汉服产业的不断壮大,不仅为传统服饰提供传播窗口,也为推动山东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发展提供重要力量。

产业基础积蓄变革能量,地域优势助力产业转型

在新一轮“国潮风”影响下,传统服装企业开始不断从“保守死板”向时尚潮流迈进,为更好地契合Z世代的消费理念,服装产业以文化为内核,拓宽销售渠道与产品种类,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擦亮时尚标签,加速产业转型进程。

2021年8月,山东省工信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方向,以构建新型产业生态为主线,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同时推进时尚化提升,在青岛、济南、威海等城市建设打造出科技、时尚、绿色的山东新纺织服装产业。

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深厚产业基础的支撑。以青岛为例,作为青岛的“母亲工业”,青岛纺织行业自1902年“德华螺丝厂”开创青岛城市近现代大机器工业新纪元后,便开始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纺织业一度成为青岛的支柱产业,不仅加速青岛城市化进程,也缔造了“上青天”的不朽经典文明。

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的调整与改革,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纺织谷的建设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作为承载纺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载体和创新发展平台,青岛纺织谷集聚地方政、产、研、学、商等跨界资源,不仅承担着传承岛城“母亲工业”历史文脉的重要任务,还肩负着产业转型的行业使命。

图片来源:Unsplash

近年来,青岛纺织谷依托自身在文化、区域、空间和产业上的优势,以“搭建平台、汇聚资源、集成创新”为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项目为中心,深耕纺织服装、文化旅游、时尚消费、工业互联网和都市新型产业地产五大核心产业,不断向“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成创新平台”、“现代城市时尚生活体验中心”以及“行业标志性工业旅游目的地”等目标挺进。

作为山东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地,枣庄具有集纤、纱、织、染整、面料、服装、功能性产品的全产业链,所拥有省级枣庄经济开发区和市级税郭纺织工业园是山东重要的服装产业集群。据统计,集群内枣庄纺织服装企业已达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67家,从业人数5万余人。为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发展水平,集群不断加强同知名院校合作,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设有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除此之外,当地还积极引进供应商、采购商入驻,做大规模,做强产品,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公司厂家落户枣庄,从而带动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的进入,逐步形成我国重要的纺织品集散地。

一直以来,纺织服装产业都被视为山东传统支柱产业与重要民生产业,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产业基础与文化内涵无疑为服装产业向“时尚化”与“高级化”方向转型提供巨大的操作空间,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在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提升城市时尚质感提供有效路径。

科技赋能、校地联合共助产业未来发展

近年来,山东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融合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在推动创意设计赋能纺织服装产业的过程中,全面推进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打造新时代服装产业,山东依托多年积累的制造经验,在工业设计、时尚创意的助力下,加速产品创意设计水平与世界时尚舞台接轨,同时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主攻方向,以技术改造为重要途径,通过现代化新兴技术手段培育一批优秀的行业品牌。

其中,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创新地将“新材料+科技纺织+时尚品牌”进行有机融合,成为服装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建设智能产链和智慧生态模式,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典范。近年来,如意集团通过科技手段在技术创新、设计创新和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升产业附加值,投入智能化设备及“互联网+信息化”模式不断颠覆传统生产流程,既保证产品品质,又使得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持续革新,工业制造也越加趋于智能化和数字化。在机器人逐步代替人工应用的服装生产领域,山东康平纳集团以科技手段描绘出了“未来工厂”的雏形。

在打造现代化工厂上,康平纳利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跨界融合,创建“康平纳模式”,建设共享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为解决纺织行业上下游互联互通问题,康平纳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开发分布式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多层次统一生产管理系统、设备远程运维管理系统等,打破共享生产模式中的信息孤岛,实现区域性智能染色共享共产的数据汇集、信息共享、资源优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伴随智能制造的融入,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但为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除现代化的管理运营模式外,“新鲜血液”的不断输送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强化人才支撑力度上,山东不断加强纺织服装相关产业专业建设,支持青岛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德州学院等高校突出前沿引领,强化特色优势,为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与此同时,各地也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推出人才保障措施,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泰安的主导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雄厚,但为培强做大纺织服装产业链,当地迫切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2022年6月,泰山区举行了山东服装职业学院与区政府校地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暨纺织服装产业链专场招聘会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当地邀请到22家全区重点产业链企业,提供就业岗位783个,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对口输送的就业平台,校地融合的发展契机,也为新型工业化产业链发展提供人才要素保障。

智能制造、品牌培育,即墨服装产业拓市场

青岛即墨,因服装产业而兴,先后荣获“中国针织名城”“中国童装名城”“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国家级出口纺织服装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数据显示,当地拥有服装产业相关企业4000余家,年产各类服装约5亿件;在面料、辅料、印染、生产等上下游链条比较完整,终端产品既涵盖了童装、内衣、家纺等生活用纺织品,也涉及军用、生命科学用等产业用纺织品。特别是近几年即墨童装产业异军突起,童装企业发展近3000家,年产童装近3亿件,产值近150亿元,占青岛童装总产值的90%以上。同时,在加工、两化融合等多个领域,当地拥有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雪达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行业知名企业。

依托强大的纺织服装加工能力,即墨已发展起服装市场、即墨童装城等专业市场,以及曼谷阳光、外贸城等经营场所,总交易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同时,为培育本土服装品牌,即墨与中信资本、红纺文化联合,成立了100亿元的产业基金,用于收购国内外知名IP资源进行孵化,通过商业化运营和产业化融合转化为消费品,实现价值变现,将即墨打造成为IP品牌汇聚地。

近几年,面对产业转移加速,即墨区纺织服装产业开始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品牌运作、新材料应用等方面寻求突破,制定产业战略、确定产业定位、深挖产业潜力、做实转型路径。

2019年3月12日,即墨区政府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的即墨童装展厅对外发布,共建世界级童装产业集群先行区。为吸引国内外顶尖设计资源、优秀设计作品汇聚即墨,该区与中国服装协会联手建设童装设计国际交流中心,设置设计研发、打版制作、作品交流、成品交易等板块,为设计师、打版师搭建创作、交流的实践基地和交易平台。

为推动互联网、智能化新时代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0年4月,青岛网红直播基地举行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拼多多直播平台产业带项目、青岛众泽网红孵化基地、昱心(北方)腾讯直播基地、集合智造供应链平台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即墨国际商贸城。与之相配套的是,即墨区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的青岛网红直播基地,对接新零售运营资源,以互联网思维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吸引众多直播机构、MCN服务机构和运营服务类企业落户,助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直播电商基地成立以来,即墨国际商贸城积极对接整合优质资源,深化与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沟通合作,联合举办了阿里超级产地日直播、抖音618酷夏焕装季、青岛原创卫衣节等活动,开展“直播带货秘籍”、短视频创作、爆款案例分享、涨粉服务、校企合作等大规模培训20多场,参与人员上万人次,8000多家企业和店铺从中收益。

2021年8月,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会同即墨区工信局,实地调研了即墨具有代表性的纺织服装企业20余家,走访了服装市场、小李村面料市场、青创城、曼谷阳光等服装产业相关商贸区。同年10月,2021中国服装大会在青岛开幕,作为本次大会亮点之一,在前期调研论证基础上形成的《即墨纺织服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告》纲要正式发布,为当地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因时而变,因变而兴。在纺织服装行业,山东既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又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都为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在深挖齐鲁服饰文化,将其融入服装产业的同时,不断推进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山东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构筑“时尚山东”的过程中,也让附着在潮流中的齐鲁文化更好地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66108.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