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央企总部离京 国家动真格了#
近期,中国第二批央企搬离北京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继长江三峡集团、中国电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央企陆续从北京迁往武汉、深圳、上海等地后,中国中化控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央企也纷纷启动搬迁计划。这些央企总部外迁,不仅是响应中央号召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举措,也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选择。
北京作为首都,承担着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核心功能。但同时,北京也面临着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
2014年,国家明确提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政策导向,意味着北京的产业结构将迎来重组。央企总部外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据统计,目前97家央企中,2/3以上总部位于北京。这些央企及其子公司占据了北京优质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也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税收收入。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央企在北京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和竞争力。有些央企与北京的核心功能并不匹配,有些央企与其所在行业和市场相距甚远。
因此,央企总部离开北京,并不意味着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削弱,而是为北京腾出更多空间和资源,让北京更好地发挥其四大核心功能。近年来,北京一直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专精特新、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和活力强的初创型企业落户。
去年11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发布,明确了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引擎的目标。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北京将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央企总部外迁,并不是随意选择一个地方就能落户的。从近期已经搬离或即将搬离的央企来看,他们选择了两类地方:一类是雄安新区;另一类是上海、深圳、武汉等地。
这两类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呢?就是都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总体布局,也能更好地结合央企自身发展所需,聚焦主业靠近产业前沿。
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和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建设同步推进的发展阶段。目前已有多家央企总部入驻雄安新区,并在基础设施建设、前沿信息技术、先进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布局了100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
这些央企在雄安新区不仅能享受到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优势,还能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则是各自领域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
比如上海是我国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和网信产业高地;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水利水电重镇。这些城市与相应领域内的央企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和互补性。
比如中国电子集团迁往深圳,在与广东省和深圳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将共同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中国船舶集团迁驻上海,在与上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将共同推动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长江三峡集团回归武汉,在与湖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将共同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和长江生态保护。
这些央企在新址所在地不仅能获得更多市场资源和人才资源,还能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在国资委的推动下,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在重点领域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
通过重组整合,“南北船”合并成立中国船舶集团,“南北电”合并成立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南北稀土”合并成立中国稀土集团等等。“南北”之间实现了联姻,“京外”之间也要实现联动。“京外”之间联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加强跨区域协调配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协同创新的产业布局;
另一方面是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多个领域内实现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有效融合。央企总部外迁,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的。
央企总部外迁,不仅能促进央企自身的转型升级,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带动国有资本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增强国有资本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同时,央企总部外迁,也能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更多机遇和空间,让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央企总部外迁是北京“腾笼换鸟”的好机会,是产业布局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也是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的重要举措。央企总部外迁,将对北京和新址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