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根据彭博社报道,Natura & Co集团已经暂停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计划,主要原因为俄/乌战争和利率飙升给全球股市带来的剧烈波动所致。与此同时,Natura & Co集团首席执行官 Roberto Marques对外表示,由于市场波动加剧,公司暂停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计划,且将重点放在推动旗下品牌雅芳的转型上。
公开资料显示,Natura & Co集团是巴西最大的跨国化妆品、卫生和美容公司,在亚洲、欧洲、北美、大洋洲和南美等地都设有业务。旗下包括自有品牌Natura、收购不久的雅芳、英国有机护肤品牌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和澳大利亚有机护肤品牌伊索(Aesop)等。
就此次母公司暂停上市计划并推动雅芳转型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对雅芳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在战略定位专家、上海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看来,在美上市计划搁置后,Natura & Co集团把重点放在中国市场,是其加速发力雅芳转型的原因所在。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海外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相比之下国内市场则稳定很多,这也成为众多化妆品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的原因。
“中国市场人口基数大,化妆品渗透率还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中国护肤品市场增速很快、市场潜力很大等因素使得雅芳母公司发力布局中国市场。”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补充道。
作为巴西最大的化妆品公司,Natura & Co集团曾给自己定下目标。在2018年,Natura & Co集团的CEO Joo PauloFerreira曾表示:“希望有朝一日Natura集团能超越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集团登上全球美妆公司排行榜第一名。”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成为全球顶尖的化妆品公司的道路上,Natura & Co集团绕不开中国市场。
收购雅芳,是Natura & Co集团布局中国市场的第一步。2019年5月,Natura & Co宣布将通过股权交换的模式收购雅芳,并在2020年1月3日以近134亿巴西雷亚尔的价格彻底完成对雅芳的并购。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市场已逐渐成为雅芳的重要市场。据了解,雅芳在多年来相继出售在日本和美国业务的多数股权,并相继退出了韩国、越南、爱尔兰等市场。譬如在2015年雅芳集团1.7亿美元将其北美分公司出售给了私募投资公司Cerberus Captial Management LP。2018年5月,雅芳以9600万美元的价格将集团在日本的业务(Avon Japan)出售给了韩国消费品和美容产品公司LG 的日本子公司 Ginza Stefany 。2018年9月,雅芳又宣布将把美国业务合并到纽约州 Suffern 。同时,雅芳也曾多次表示,中国市场将是雅芳发力的重要市场
Natura & Co集团对于雅芳的收购,同时也意味着开启了直接布局中国市场的步伐。据了解,Natura & Co集团旗下美体小铺和伊索品牌仅通过天猫国际平台在中国销售产品,美体小铺由于动物实验的问题,一直未能进入中国市场。
对于Natura&Co集团而言,布局中国市场,仅是雅芳远远不够。2020年8月期间,巴西美妆集团Natura&Co集团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在寻求增加中国业务,并透露目前集团正在与上海有关部门沟通,寻求在不进行动物实验的条件下扩大旗下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不论是成为全球顶尖的化妆品公司,还是加速布局中国市场,Natura&Co集团都面临着一定的竞争。
单从营收规模来看,Natura &Co集团与排在全球前三的纯化妆品集团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存在一定的差距。
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雅诗兰黛实现营收达到162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28.8亿美元。欧莱雅全年销售额达322.8亿欧元(约35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6.1%;营业利润达61.6亿欧元,较上年增长18.3%。资生堂2021年净销售额10351.65亿日元(约86.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2.4%;净利润424.39亿日元。
反观Natura &Co集团2021年收入达到401亿雷亚尔(约79.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0亿雷亚尔(约1.99亿美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雅芳在中国市场发展多年,具有一定的渠道、客户资源和品牌影响力的优势,这对于Natura&Co集团布局中国市场有着很大的帮助。
据了解,1998年,雅芳开始布局中国市场,随着直销模式的发展,雅芳曾成为中国市场最炙手可热的化妆品牌。但随着直销问题频出,雅芳逐渐走向转型。
近两年,雅芳不断推动去直销化,取消中国区全部直销团队,通过布局“专卖店+电商+专营店/商超”的全渠道推动转型发展。同时,雅芳围绕护肤、香氛及美妆三大品类,陆续推出“中国定制”的产品系列。
在伍岱麒看来,雅芳与已在中国布局多年的美妆大品牌相比,竞争力稍微弱一些。从品牌的知名度看,雅芳属于几十年前的知名品牌,随着其直销方式转型、专卖店日渐萎缩,降低了与消费者的触达,对新一代消费者而言,品牌认知及喜好度相对较低。其次,从其产品线来看,虽然品牌存在时间很长,但以往产品更新迭代很快,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单品。北京商报记者 张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