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了,虽然说新中国的成立解放了人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此之后,中国人民就能够摆脱战争了。
新中国成立仅一年之后,狂妄的美国人就开始了同朝鲜的作战。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去到了朝鲜,多次在三八线附近徘徊,并对我国丹东地区进行了轰炸,很快,战火就要蔓延到鸭绿江边了。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中央立即召开了一场紧急军事会议,当时中国刚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党内并不缺乏有能力的将领。
鸭绿江
得知国家有难,各大兵团的司令都主动请缨说要去前线作战,负责主持会议的周总理说,这次作战非同小可,让谁出兵朝鲜,还需要仔细斟酌。
商议过后,周总理表示因为朝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与东北相似,四野部队的人到那里之后,能够适应得更快,所以应该让四野部队去朝鲜作战。
听了周总理的分析之后,大家都一致表示了认可。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林彪站了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不可以让兵团司令员黄永胜去作战,这是为什么呢?
林彪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因为意识形态不同,所以自新中国成立开始,美国就一直在竭尽所能的打压我国。
新中国刚刚成立没过多久,朝鲜战争便爆发了,看着美国人越来越嚣张的行为,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人也很快坐不住了,他们专门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就要不要攻打朝鲜这件事情进行了一番争论。
当时有很多将领以及官员都不同意打抗美援朝之战,因为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的生产还没有得到恢复,如果我们硬要打这场仗的话,我们很有可能会出现弹药不足,粮食不足的情况。
但是毛主席却就这件事情,做出了更加详细的分析。
毛主席
毛主席表示,如果今天抗美援朝战争不打的话,那美国攻克了朝鲜之后,美军就会在我们东北地区的大门口安营扎寨,到时候我们后悔都来不及了。
抗美援朝这一战必须要打,如果这一代人不打,那将来就要留给后人来打。
在毛主席的坚持下,众人接受了他的这一提议,正式进入了备战状态。
确定了要打抗美援朝战争之后,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便放在众人面前,那就是应该派哪位将领到战场上去作战,1950年中旬,周恩来在中央军委会上宣布了最后决策,中央决定让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为战略预备队奔赴前线。
周总理的这个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来,第十三兵团的原司令员是黄永胜,他从红军时期就开始跟随我军南征北战了,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二来,第四野战军在北部地区作战的经验也更加充沛,让他们去胜算更大一些。
黄永胜
在周恩来宣布这一决策的时候,大家都表示了认可,可是此时林彪却提出:黄永胜不可以去前线指挥战争,要换一个人。
林彪表示十三兵团去朝鲜之后是要直面美军的,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十三兵团的司令员黄永胜没有办法指挥如此大规模的异国作战,应该让第十五兵团的邓华来接替他的职务,罗荣恒也对此事表示了支持。
由于罗荣恒很早就加入革命队伍了,而且他在党内的声望很高,说话很有分量,并担任过四野的政委,所以他发表了意见之后,大家也没有再提出什么质疑意见,紧接着,毛主席也批准了让邓华换掉黄永胜的决议。
林彪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换掉黄永胜,并非是因为他和黄永胜有私仇,而是因为黄永胜本人的经历和性格是非常特殊且复杂的。
罗荣恒(中)
黄永胜于1910年11月17日出生于湖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和大多数加入红军的人一样,他从小就见证了战争的残忍,经历了底层人民的苦楚,因此他也想为了解放和革命事业尽一份力。
虽然说黄永胜的家境贫寒,但是他却没有屈服于命运,1927年,黄永胜单枪匹马进入了崇阳县城,成为了团防局的一名普通士兵。
1927年秋收起义爆发,在崇阳一带活动的黄永胜也加入到了这场起义中,并发挥了极大作用,由于当时的反革命势力很大,所以我军也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打到后期的时候我军这边已经没剩多少人了,而罗荣桓和黄永胜便一直在其中。
秋收起义结束之后,黄永胜便跟着大军一起上了井冈山,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
黄永胜
黄永胜是一位思想觉悟极高的人,他没有因个人安危而消极避战,每一次作战,他都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所以后来,他才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并坐上了班长的位置。
不仅是在红军时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同样立下了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时期,黄永胜多次带兵辗转于我国南部地区,解放了广州,强渡了海南,立下了赫赫战功,并担任了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的职位。
从履历上来看,让他带兵去前线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多次和他共事过的林彪,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林彪认为黄永胜的作战能力可能并不适合朝鲜战场。
黄永胜
黄永胜之前是林彪的部下,林彪对他的能力是非常清楚的,当年打吉安战争的时候,陈诚带领整编的84军空军作战被我军围在了原地。
林彪原本是打算将敌人一举歼灭的,可是在具体的作战过程中,黄永胜却因为判断失误出了问题。
由于黄永胜错误地领导了这场战争,所以这场围堵敌人的歼灭战变成了击溃战,大批敌军成功逃脱了我军的围堵,看到黄永胜发回的战报之后,林彪发了很大的火,对黄永胜进行了批评。
林彪认为黄永胜的经验确实是十分充分的,但是他却并不适合去异国战场上作战,如果他和之前一样,错判了局势,那对我军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抗美援朝之战非常重要,我军冒不起这个险。
黄永胜
其实除了作战能力之外,黄永胜还存在一些个人作风问题。
因为个人作风问题,罗荣桓也多次指责过黄永胜,这次人民志愿军是代表中国去朝鲜作战的,这支队伍代表的不仅是中国的军事能力,代表的更是中国的脸面。
如果因为黄永胜的个人问题,让中国在国际上造成不好的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他才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提出了让邓华替黄永胜去作战。
也正因如此,林彪的这个提议得到了罗荣桓和毛主席的认可。
林彪
邓华也是一位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将,早在1927年的时候,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了,他不仅参加过土地革命、红军长征,而且也参与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多场大战。
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政治委员和旅政治委员,因作战能力超高,他后来还当上了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司令员等重要职位。
林彪之所以推荐他,是因为早在抗美援朝战役爆发之前,邓华就曾经找到过林彪,和他研究过敌人的指挥官麦克阿瑟了,由于邓华研究过麦克阿瑟的指挥技巧和行军风格,所以林彪认为,让他去到前线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林彪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邓华人还在广东,接到林彪的任命之后,他马上赶到了北京。
邓华
两人一见面,林彪就上去亲切地和他握了握手,并对他讲述了当前紧急的情况,林彪对他说,你带领十三兵团去鸭绿江地区布防,随时准备赴朝作战,记住,一定要为国争光,千万不要丢我们四野的人。
邓华深知林彪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他当时就向林彪敬了一个礼,坚定地回答道:“是!”
说完之后,邓华又接着说,我还要提一个要求,我希望洪学智等十五兵团的领导和机关能够和我一起去东北,以便指挥协作,林彪拍了拍他说,你想得非常周全,就按照你说的办。
到了东北之后,邓华和洪学智没有丝毫休整,就立即对朝鲜的形势展开了调查。
洪学智
分析了当前的局势之后,他们立即将一份报告送到了中央,在这份报告中,邓华大胆地猜测了美军的进攻路线,并且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邓华的这份预测为志愿军的准备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就连总司令彭德怀对他也是赞不绝口的。
邓华非常擅长心理战,刚进入朝鲜的时候,他就利用美军骄狂的心理,采用穿插运动的作战方式,痛击了敌人,取得了多场战役的胜利。
看到战报的时候,彭德怀也是欣喜不已,继续支持邓华,采取他指定的作战方略,让他指挥了多场战争,并剿灭了数万敌人。
邓华
1952年10月14日,邓华直接参与部署,指挥了闻名世界的上甘岭战役。
他带领四万多将士,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和六万多联合国军血战了四十多天。
上甘岭战役对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来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为了打赢这场仗,联合国军调来了300多门大炮、170辆坦克,出动了3000多架次飞机。
这场战役的激烈程度是前所未见的,特别是炮兵的火力密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
上甘岭战役
由于美军在战争中投入的武器实在是太多了,火力实在是太密集了,所以战争打到中后期的时候,我军已经出现颓势了,可即便如此,志愿军战士还是依旧坚守在原地,在指挥官的指挥下,扭转了战局,创造了奇迹。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不仅打出了我军的士气,而且还直接造成了美国士兵的反战情绪,上甘岭战报被传回国内的时候,毛主席也是连连叫好。
上甘岭战役结束之后,战士们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
由于长期深陷朝鲜战争,美国已经在朝鲜损失了十几万兵了,高昂的军费和巨大的伤亡使得美国的厌战情绪高涨了起来,影响了美国和欧盟国家与苏联及其盟国的抗衡。
不仅是美国人民,就连美国政府也期待尽早结束战争,为此,他们开始向我国发出了谈判的试探。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为了配合停战谈判,志愿军接连发起了一二阶段作战,逼迫美军做出让步,但是就在美军和中国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李承晚集团表示出了强烈的抵触态度,频频向我国示威。
为了争取可靠稳定的停战,志愿军调整了作战计划,发动了金城战役。
1953年7月13日夜晚,邓华亲自组织指挥了金城反击战,歼灭了李承晚军队数万人,活捉了伪“首都”师副师长,迫使美军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彭德怀曾这样评价过邓华,他说邓华是一个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而且考虑问题很有眼光,也很周到的人,他确实是一个好帮手。
彭德怀
军事科学院作战理论和条令研究部部长何雷也曾经评价过邓华,他说邓华指挥作战非常善于抓住重点。
邓华有文化、爱思考、有经验,他从来不固守现有的结论原则,而是随着时空等诸多方面条件的变化,从实际出发,按照具体情况分析作战、善于创新。
1953年,金城反击战胜利之后,邓华正式出任了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并于第二年回到了中国先后担任了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和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位,1955年,他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邓华(左一)
其实我军营中像邓华这样的优秀将领有很多,每一个将领都有他们擅长的领域,每一个将领也有他们的短板,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不应该只一味地遵守教条。
我们不知道如果当年黄永胜去到战场上战争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但是林彪勇于质疑的精神却值得后人去铭记去学习。
倪庆峰的《剽悍战神黄永胜传奇》
邓华将军在朝鲜战场 .中国共产党新闻
上甘岭战役 .人民网
黄永胜 .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