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快到九月中旬,这时候去农村走一趟,会发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玉米成熟了,地里的烤烟也光溜溜的,田里的水稻则金黄,谷子饱满,还能闻到阵阵稻谷的清香。
我老家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大多是九月底和十月初收割,也就是现在也差不多到了水稻的收割季节。
那么关于水稻的种植,有哪些稻杆比较矮,好收割,稻穗还大,稻米质量优质,分蘖还强,还抗倒抗病的水稻品种值得种植呢?
下文就简答和大家推荐两种,供大家参考哦~~
嘉优中科6号是科学家们用嘉66A×中科6号选育而成的一种水稻品种,早在2014年就已经参加了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
通过真实的种植试验人们发现,它的平均亩产达到了714.4千克,比之前的嘉优5号产量还要高。
2015年接着种植试验,它的平均亩产达到798.8千克,两年的平均亩产是756.6千克。
2016年继续试验,平均亩产也达到783.0千克。
三年的平均亩产达到765.4千克,产量还是相当可以的。
这种水稻的全生育期是152.8天,稻谷的植株高是117.8厘米,不易倒伏,稻穗长度19.6厘米。
每亩有效穗数是14.3万穗,而每穗的总稻谷粒数则是256.1粒,结实率高达83.9%,千粒重29.4克。
对于抗病性上,这种水稻在稻瘟病两年的综合指数分别是3.8、3.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条纹叶枯病5级;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中感条纹叶枯病。
它的抗病等级挺高的,意味着种植起来水稻不容易染病,植株能长得更好,生长更稳定,产量才会更高。
而该水稻产出的米粒质量检测指标也很好,整精米率70.2%,不容易产出碎米,长宽比是2.1,垩白粒率48%,垩白度7.4%,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6%。
正因为从亩产量、稻谷形态、抗病性、米粒质量指标等各方面表现都非常突出,该品种在2017年6月29号就已经审定通过,是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的,大家可以放心。
这种水稻比较适合在浙江、上海、江苏南部、安徽沿江、湖北沿江一带种植,且是以单季晚稻的方式种植。
在种植上,大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播种移栽的时间点
单季晚稻移栽是5月下旬到6月中旬播种,每亩用稻种的量是1.0-1.25千克,太稀疏或太密集都可能影响产量。
直播稻则是在6月上旬进行播种,每亩稻种用量是1. 5千克左右。
2.农药与种植
在播种时,稻种需要用浸种灵等药剂进行浸泡,以此消灭种子的传染病原体。
在移栽早发时,秧龄达到25天左右带药下田,防治秧田病虫害。
还要加强褐稻虱防治,及时防治稻瘟病。
3.种植密度
秧苗培育好后,每亩插1.5万丛左右,落田苗3~4万,合适的种植密度能给该水稻的大稻穗提供空间,从而增加增产优势。
4.肥水管理
总肥量折尿素,搭配磷钾肥、饼肥或农家肥进行施肥,后期要减少氮肥的用量,以此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达到高产和质量优质。
中后期水稻干湿交替,需要注意健根、壮蘖,成熟期要保证水量,切忌断水过早而造成减产。
除了嘉优中科6号,嘉优中科13-1这几年的表现也非常不错。
它属于籼粳交三系杂交水稻,植株比较矮,收割比较简单,肥水消耗相对也较少。
株型比较紧凑,长势很繁茂,分蘖能力较强,剑叶短,无芒,着粒密,二次灌浆明显。
这个品种也经过两年的省区种植测试,结果显示,它的平均全年生长期是135.1天,比6号生长期短一些。
它的亩有效穗13.4万,株高119.4厘米,每穗总粒数253.0粒,实粒数204.1粒,结实率80.7%,千粒重28.5克。
关于它的产量,2015年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发现,它的平均亩产是663.9公斤,2016年平均亩产633.8公斤,两年的平均亩产是648.9公斤,相比6号,13-1的产量要低一些,但它的生长期也相对较短。
在省农科院植微所2015-2016年对其的抗性鉴定中发现,该品种的穗瘟损失率最高3级,综合指数为3.8,属于中抗。
而白叶枯病最高7级,褐飞虱最高9级,它的抗性相对6号也要低一些。
农业部还将13-1号在2015年到2016年种植的稻米和制品质量监督进行检测,发现它的平均整精米率60.8%,长宽比2.9,垩白粒率18%,垩白度2.5%,透明度2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15.2%。
最终判定,它的米质综合指标达到了食用稻品种三等和品质部二等。
但在种植这种水稻时一定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和中抗稻瘟病,保持生长整齐一致,注意后期的青秆黄熟,要求其转色良好。
目前这种品种的水稻大多生长在浙江一带,其他地方也陆续有人种植。
袁隆平爷爷发明了杂交水稻,让农民田里的粮食增产,农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肚子吃不饱。
但人们不能满足现状,更多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也一直在研发。
上面说到的两种水稻品种质量都是挺好的,只是需要因地制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进行筛选哦。
那么大家此外还种植过哪些高产的水稻呢?快来补充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