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庐江婚纱摄影(光)

  • 公司招聘
  • 2023-12-19 18:00
  • 龙泉小编

载歌载舞庆丰收(安徽 凤阳)

编者按

这次《光“徽”岁月——影像见证安徽40年摄影展》,其中所有的摄影作品都是从我自己收藏的上万张近四十年来关于安徽地域的一些摄影原作中选出的,共计甄选出两百多幅作品,并分成个三部分,将陆续刊出。

本次光“徽”岁月专题,从策划到选择作品,再到对每一张所选摄影原作或原始底片的扫描(可以放大到展馆展出的分辨率),以及对每一幅作品文字说明的撰写,对一个人来说,可谓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并且,为了能让每一张选出的作品以最好最清晰的画面展示出来,所以,被选出的每一张作品都进行一个多小时后期的修复,这其间共历经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只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好一点的视觉享受,带来对家乡、对生命、对时代多一些的热爱与感悟。我想,这可能就是一个影像记忆收藏者对于这个社会的一点责任和自我的成就吧。

同时,由于大部分的摄影作品文字说明不够完善,或缺拍摄时间地点、或缺少摄影师的名字、作品名称,尽管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还是有许多的缺憾,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方家多多指正。

——2018年10月江浩写于合肥

秋收(安徽 皖南,凌军/摄)

序言

本次展览,集中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间安徽的风土、民情、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娱乐、生活的进步与历程。同时,这两百多张安徽摄影作品,在选择标准上,也试图在微观的历史场景里折射出大时代下的潮汐与变迁,在时间的截面中观看世道人心的轨迹与苍茫。我这次选编摄影作品的标准,也遵循一种在平凡之中发现历史的脉络,于日常之处探索人本精神的光辉。在纪实的历史事件中传递生活中散发出的态度与温情,在历史的断裂处寻找一段回旋的离歌。

这里,应该感谢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记录者、传播者的摄影师,他们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安徽这片十四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40年间无数个珍贵的瞬间,也见证了这个时代里的风起云涌,它记录了你身边的父老乡亲亲切的笑容与身影,也见证了你身边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脉脉温情。正是从这些平凡生活中的细微末节,让我们看见并见证了一个大时代的到来。

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安徽 合肥)

第二部 : 砥砺前行 (1990—1999)

庐江婚纱摄影(光)

1990年夏日里的城隍庙,远处的中国银行簇新而挺立,飞凤街和安庆路交口的合肥城隍庙百货商场却依然破旧,街头上人头攒动,来来往往的人们,衣着已经光鲜多样,城隍庙门前的石狮子正默默的注视着周边发生的变化。(康诗纬/摄)

建在中国科技大学校园内的中国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是国家正在建设的15个重点项目之一。主要设备已与1990年底建造和安装完毕,这一装置建成后,填补了中国利用同步辐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空白。(杨剑波/摄)

1990年,外国使节及夫人来合肥参观。图为合肥包河公园早市溜鸟的市民,引起了这些外国朋友的兴趣,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异国情调"。(康诗纬/摄)

1990年,合肥,在安徽省第二届少儿小提琴比赛获奖的小选手


1991年,六安裕安。水灾后的集镇,又在各方的支援下,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查若权/摄)

九十年代初,安徽六安。 正在门口小方桌写作业的孩子,门上的对联是“新村新户住楼房,民居民屋有砖墙”,横批“人民欢乐"。(周传义/摄)

九十年代,六安农村。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生活依然十分艰难,道路也是坎坎坷坷,面对未来,则需要更多的勇气与辛劳。(安徽日报记者/摄)

九十年代末的一场突袭安徽的洪水。面对危难,有人民的子弟兵帮助转移。(吴芳/摄)

九十年代,徽州新安江畔。金谷的晒场,收获的粮食里总收藏着几个暖暖晴日里的阳光。(袁廉民/摄)

捧着饭碗在街头吃午饭,大人们聊聊天,互道家长里短,孩子们更像比谁吃的更香。这已是儿时乡镇里的记忆,九十年初期的古徽州,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和青石铺就的小巷里,依旧能映照出我们当年记忆里的温暖,当时饭菜飘出的香味。(陆开蒂/摄)

昏黄的古屋,雕花的木床和廊柱,这里沉浸着几百年的传说与美丽,有祖祖辈辈们心向往之的故园;几百年来的风雨荡涤出历史人物的悲欢离合,几百年间手指镂刻出的凤鸣龙翔、出入将相、才子佳人……却又都抵挡不了这一盏灯、一页纸的昏黄。(凌军/摄)

九十年代,宿州砀山。春节里欢庆的人们,这时的县城还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传统农耕文明里节日的庆祝,传递千年。人们在年节里快乐的场景,依旧是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最为浓艳的一抹亮色。

九十年代初期,六安桃花坞旁边的六安师专英语角(今皖西学院)。素颜依然是那个时代的风尚,而知识与精神的富足,已荡漾在每一张年轻阳光的面庞。

关于金寨县大山里的“大眼睛”苏明娟,我想看惯了她那标志性的头部特写,曾经触动过多少人的心灵,而这张1992年《大眼睛》摄影作者解海龙回来看望苏明娟的照片,让我们才知道这是一个如此幼小而纤弱的身躯,本来只是藏匿于身后大山之间的一朵小花。

古中国代代相传下来的各种手艺,滋养了中国人的匠人精神,也是我们生活日常的必备与记忆,随着现代工业、科技的推进,而这种作坊手作的竹器、木器、铁器等等,更能传递人心的温暖。上图为九十年代皖南一家临街的竹、木器店。我相信在这散发着植物香气的器物间,不仅仅能感受到器物的美丽与精巧,更让我们能在这一笼一皿中体味时光的融入与岁月的绵长。

1992年10月,华东六省一市第六届商品交易会在安徽省博物馆举办


九十年代,在合肥举办的《家家乐》家庭文艺比赛


1993年夏日,包河公园旁边的早市,也被大多合肥人称为“狗市”或“鸽市"。每逢周日,总有些市民、小商户在此临时的“跳蚤市场”进行交易,也成了当时市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江浩/摄)

“炸爆米花”这种亦新亦旧的手艺,给孩子们带来亦惊亦喜的恐惧与欢乐,随着弥漫着的淡淡米香,已烙印在这几代人深深的记忆里。上图为九十年代初合肥芜湖路旁边炸爆米花的场景。

在歙县陶行知纪念馆瞻仰厅,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同样怀着虔诚之心,拜谒一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九十年代,合肥百大门前的时装表演 (李东/摄)


在3万多棵郁郁葱葱树木掩映下合肥琥珀山庄小区,还建有配套设施38项。不但有商店、邮政、银行、车库、小学、幼儿园中老年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生活服务设施,而且有污水处理厂、立交桥、中心湖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1995年竣工的琥珀花园村以其环境幽雅、建筑秀美,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

合肥站,位于瑶海区站前路1号。合肥站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936年),合肥火车站正式开展铁路旅客运输业务。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合肥站改名为庐江站。1977年,合肥火车站迁至现址至今。1994年6月,合肥新客站开工。1995年底,合肥站建成竣工。

希望小学的孩子们(钱蓉/摄)


马钢港务原料码头夜景(李明政/摄)


《五里飞虹》作为开启合肥现代化大城市首善之举,五里墩立交桥在一片争议声中震撼登场。1995年6月开建,当年年底半年就完成主体工程,1996年5月全线竣工通车,创造了合肥城建史上一大奇迹。该桥为双Y定向加环形匝道组成的4层互通式立交桥,分5个交叉道向四周辐射,解决了17个流向的交通,西城区交通豁然开朗。

盛世太平(九十年代,安徽 亳州)

这是属于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下的节日文化,此时已成了一场渐行渐远年节仪式感最后的别离,所谓农村都趋向城市化的发展,同时让大多数的乡村小镇不断的陷落,也让我们根源于农耕文明的风俗习惯与精神家园,只能在一些支离破碎的影像中寻找。这幅《太平盛世》的摄影作品,现在看来,应该是致敬那个逝去的岁月,同时,我们更期待能有一个更为美好的、全民同庆的家国与故园。(王淳杰/摄)

喧闹的小河(九十年代,安徽 无为)

在以前,几乎每一个人的故乡都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都有小河旁的春花、秋月、夏虫、冬雪,有小河边母亲捣衣的声音,有夕阳下远去的帆影……(马作宽/摄)

1996年,大京九首列客车到达阜阳。京九铁路阜阳枢纽的建成,适应了京九全线开通运营的需要,有效地缓解了京广、京沪两大南北铁路干线的运输压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 益与社会效益。(王朝阳/摄)

歙县境内的新安江畔,此处的码头,是雄潭至深渡的航线,周边山青水秀,船只纵横,此时的这里,就是世外的桃源。(胡祖福/摄)

1997年,中国豆腐文化节在安徽淮南举行。“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一个时期,被经济大潮推动下的地方文化,总以另外一种样式闪亮登场,而文化本身的样子却应该是默默的、宠辱不惊的传递着,呈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宋光祥/摄)

茶炉水暖(九十年代,安徽 徽州)

“茶水炉”、“老虎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叫法,没有现在的电供热,只有烧煤和柴草,木桶挑水,舀子打水,人工烧火,这些在八、九十年代的乡村小镇还能见到。在水气氤氲中,是我们儿时和周边邻居排队等着水开、或是拎着水瓶走在小镇青石街道上的背影,抑或还是在木板门后的小院里,用刚刚打来的开水,沏上一杯绿茶,开始一天不紧不慢的生活。(傅训生/摄)

巨龙狂舞闹新春(九十年代,安徽 歙县)

新春来临,舞龙灯、跑旱船、跳钟馗……在彻天的锣鼓声中,喧腾一年积蓄下的悲愁与欢庆,昭告天下的不仅仅是属于庙堂之上者,更应该属于这些面朝厚土、背对青天生生不息着的人们,属于这些飘荡着人间炊烟的地方。(程传琮/摄)

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九十年代,安徽 合肥,韩虎/摄)


泰国王储在黄山(1998年,安徽 皖南,严厚康/摄)


抢险成功了(九十年代,安徽 无为,刘宏为/摄)


面对洪水(九十年代,寿县,吴芳/摄)


转移( 九十年代,吴芳/摄)


旧居新店(九十年代,安徽 皖南)

改革开放之后,徽州古民居中也开展了多种项目经营,从这户人家新贴的对联“厨内精心调古味,堂前聚首会嘉宾”,可知这里也兼营着饭店的买卖。而此时春节其间,客人不多,孩子们也显得自由悠闲了许多。


板凳龙(九十年代,安徽 皖南)

徽州板凳龙流传于安徽省黄山市一带,因其龙身由一条条改良的长板凳首尾相接而成,故名徽州板凳龙,迄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2009年入选安徽省非遗名录。徽州板凳龙表演是聚族而居的徽州村民在每年的元宵节、春节、春社等传统节日时举行的民俗活动,涵盖“做龙”、“接龙”、“游龙”、“舞龙”、“拆龙”等内容。徽州板凳龙以“一丁一凳一小龙”,连成“一村一姓一长龙”,庆佳节、盼兴旺、求发达的民俗意义一直流传至今。(杨有春/摄)

欢乐的古祠堂(九十年代,安徽 徽州,时钟乐/摄)


晨渡(九十年代,徽州 新安江)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这与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不无关系,早在宋元时期,古徽州就已跻身全国教育发达的区域行列。正是由于徽州教育源远流长、读书风气浓郁、名人辈出,徽州自古享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礼仪之乡”的美誉。上图是一些几乎每天都要乘船、顶风冒雨也要坚持上学的徽州人家的孩子们。(吴芳/摄)

九华山佛学院(九十年代,安徽 青阳)

早在1898年,华严学者月霞在九华山翠峰寺创办“华严大学”;1919年初,在东崖寺方丈容虚倡议下,成立了“江南九华佛学院”,历时17 年。1985年,九华山佛教协会举办僧伽培训班,学制一年,面向全省各地寺庙招生,经考试择优录取。学生毕业后大都回原地从事寺院管理工作。现九华山佛学院是在九华山僧伽培训班基础上,于1990年7月创办, 院址选在甘露寺。

1999年5月28日,在安徽剧院表演手风琴合奏的小演员们


农民萨克斯手(九十年代,安徽 皖北,崔百山/摄)


灯笼作坊(九十年代,舒城 晓天)

每逢佳节,家家户户总要挂起大红灯笼,祈福未来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而制作灯笼的这些能工巧匠,总能给孩子带来欢乐,给平凡的岁月增添喜悦。(常维伦/摄)

1999年,长江路安徽省政府门口的广告条幅四处飘扬,也突显了当时的政府在那个阶段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谢峰/摄)

背新娘(九十年代,安徽 徽州,张建平/摄)


山里娃(九十年代,安徽 皖南)

从这些山乡孩子们的衣服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外国动画片的卡通造型,甚至还有麦当劳的“金拱门”商标,经济大潮下的中国,每一处都在改变,纵使孩子们质朴的笑容还没有改变。(蓝红卫/摄)

科贡第(九十年代,安徽 徽州,陈雅玲/摄)


铁水奔流,九十年代,安徽 马钢,曾明宣/摄)


岁月(九十年代,安徽 皖南)

随着经济改革大潮的不断推进,使旅游和收藏变的与我们每个人如此的接近。而几十年前的旧物,如今已成了一种记忆,而另一个并不遥远,却截然不同的时代,总能不期而遇在我们的面前。(刘宏为/摄)

百岁老人苏雪林登黄山

1998年5月,苏雪林终于迈出“三寸金莲”,一步跨越台湾海峡,回到她阔别半个世纪的故土,祭扫先人,访问旧居,登黄山看迎客松,吃太平湖的鱼,饱餐了故乡的秀色,圆了故乡梦。

苏雪林(1897—1999年,享年102岁),籍贯安徽太平县岭下村,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苏雪林早年非常推崇鲁迅,对鲁迅评价很高,但在鲁迅逝世之后,对鲁迅进行了许多刻薄甚至是恶毒的攻击。(严厚康/摄)

九十年代,位于合肥宿州路和淮河路交口的安徽电子音像城


农家庭院一隅(九十年代,安徽 桐城,吴国华/摄)


今圆金婚梦(九十年代 ,安徽 宿州)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婚俗习惯,已逐渐被年轻的一代所抛弃,而婚纱洋装却大行其道。其实在上个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上海,外来文化被视为时髦与潮流被广泛推崇,而近六、七十年来,中华文明又历经各种战乱和运动的洗礼,如今,这种审美又重新登场,外来文化的强式入侵已不可避免,打开国门,遭受强势文化的洗礼也不可避免,这也不必恐慌,而如何建设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才是最终根本的出路。而图片中老人们被设计,被异化的同时,大家都在开心一笑,他们也许觉得此时的自己,更像在进行一出外国才子佳人的表演,这奇装异服,只是对亦庄亦谐的人生一次偶尔的调侃而已。(胡峰/摄)

农家高跷队(九十年代,安徽马鞍山)

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高跷历史久远,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高跷一般以舞队的形式表演,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多舞者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常用道具有扇子、手绢、木棍、刀枪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和“撂场”两种。(陈雅玲/摄)

牧鸭少年(九十年代 ,安徽宿州)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故乡村庄旁边的小河,浸润多少人的少年。图片上的白色鸭群,自由而舒缓的游在水中少年的身边,这是长期相处后的一种信任,一种坦然。一方小世界,同样可以拥有处之泰然的和谐。(崔百山/摄)

一杯粗茶品古今(九十年代 ,安徽淮北)

棒棒茶、粗瓷茶具、瓜子花生、大鼓书场……吃茶客来此择个座,沏上一壶茶,赏景、谈天、听书、独坐、冥想……悠哉游哉中,听说书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无论古今,这本来就应该是世间的模样、人生的模样。(邱玉田/摄)

农村新潮 (九十年代,安徽 青阳,吴绍龙/摄)


香港在哪?(1997年,宿州城西)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情怀,也正如顾炎武在他著述的《日知录》中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陈志训/摄)

九十年代,被共青团中央、中国民航总局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安徽东方航空空乘人员,一同在合肥骆岗机场合影。

龙潭行舟(九十年代,安徽 石台)

行在青山绿水间。位于安徽石台的龙潭河,可谓是人间仙境,游人乘船至此,可谓烦俗顿消。(丁卡杰/摄)

九十年代,安徽池州。农村田头的小姑娘,快乐自在,也许她们还不知道,这片土地对于她们来说,就是永远的家园。(丁卡杰/摄)

童趣(九十年代,安徽 淮北)

我想,只有在这样小镇里生活过的人才会知道,穿过这街巷屋间的阳光有多么的透澈人心,木板门上粘贴的对联可以鲜艳在整个逝去的童年,对联上的书法、文辞,是对自己最早的传统文化的启蒙,儿时小伙伴们开心的笑脸,足以让我看见千里之外的乡关。(王军/摄)

日新月异(九十年代,安徽 合肥)

合肥新景——1995年建成的古井假日大酒店,可谓是当时合肥的又一新地标,而当时的周围显得十分空旷,淮河路桥面上,偶尔有红色的出租车开过。(蒋世珍/摄)

送月子(九十年代,安徽 青阳)

小儿降生之后,至亲好友,尤其是产妇娘家人,都来看望,并送白面、稻米、红糖、鸡蛋等物。有的也为婴儿送花布、童衣以示祝贺,称送月子。(张卫东/摄)

拍劳模(九十年代,安徽 宿州,崔百山/摄)


屯溪老街(九十年代,安徽 黄山)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文化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厚康/摄)

传统与时尚(九十年代,安徽 徽州)

左边是旧时光,右边也成了从前。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从我们的身边静静的、或是喧嚣的匆匆而过,而记忆不曾遗忘,影像细说从前。有谁在这巨型的理发椅上剪过头发,墙上悬挂昏黄而又模糊的镜子里,曾经映照谁又哭又害怕理发的儿时,而又有谁一眼瞥见小镇里那时尚的姑娘,让你以为这是第一次的惊艳。(李晓红/摄)

胡适故居(九十年代,安徽 绩溪)

胡适先生,作为从徽州走出去,也是近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成为安徽人的骄傲。他推崇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为近现代对于新思想的接受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胡适故居为清光绪三年——六年所建(1877—1880),是胡适先生父亲胡铁花所造。两进一楼通转式结构,门窗上饰以兰花雕板,出自胡开文墨庄制模师傅胡国宾之手,反映出胡适“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的浓浓乡土之情和徽州意像。(康诗纬/摄)

延伸阅读

光“徽”岁月——影像见证安徽40年(一)


  • 来源:故影皖风一一安徽老照片馆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90797.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