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亚马逊中国(全世界布局的亚马逊)

  • 人才百科
  • 2023-11-26 22:00
  • 龙泉小编

近几年伴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轻易做到许多曾经无法做到的事情,而这些事中为人们带来最多便利的无疑就是网络购物

大约在2008年前后,一个名叫淘宝的网站横空出世,用其方便快捷的电子购物模式扫荡了整个传统销售业,现在风行的电商行业还有电子支付皆来源于此,而淘宝背后的阿里巴巴,也凭此一跃成为了中国电商行业的第一巨头

可别看阿里巴巴现在如此神奇,其实电子商务真正的开创者的并不是它,早在1995年时,世界上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就已经在美国正式成立,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后来成为世界首富的杰夫·贝佐斯。

亚马逊的三阶目标

其实在一开始,亚马逊公司仅售卖书籍,就连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当时的目标也只是将亚马逊做成“世界最大的书店”,可也许连贝佐斯都没想到,亚马逊在成立之后飞速发展,仅仅用了不到两年,亚马逊就真的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书店!

而从这极其迅速的发展中,贝佐斯第一次感受到了电子商务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没有犹豫,贝佐斯迅速开始着手于其他产品体系的布局,将零售产品的销售加入到了亚马逊的营业项目中。这时,亚马逊的经营目标已经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网络零售商”,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亚马逊在本土发展的同时将目标投向了市场更加广阔的海外。

2000年初,贝佐斯将第三方合作这一新颖的经营体系加入了亚马逊,同时,亚马逊开始致力于使用户能够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成为了亚马逊发展的新目标。这时的亚马逊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网络零售商,不断发展扩大自己营业范围的亚马逊成为了一家综合服务提供商。

现在的亚马逊已经是世界上著名的电商公司,而其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更是成为了全球身价超过2000亿美元的亿万富豪。

水土不服的世界第一

可就是这家世界第一的电商公司,却在进军中国市场时屡次受挫,甚至在去年,亚马逊无奈宣布主营业务电商退出中国市场。其实亚马逊在中国的遭遇并非无迹可寻,说白了,就是外国企业的水土不服造成了现在这种局面。

亚马逊进入中国比许多人想象的都要早,早在2004年,亚马逊就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那时的亚马逊已经成功征服了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众多国家的电商市场,对于入驻中国这件事可谓是信心满满。

雄心勃勃的亚马逊一来就以75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了由后来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创建的卓越网,大手笔地向当时的中国电商从业者宣告了自己的到来,那时国内电商鱼龙混杂,淘宝、京东都上线不久,可以说对于那时的亚马逊来说,占领中国市场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但相较于高调的出场,亚马逊对卓越网的整改速度可以用极为缓慢来形容直到2011年,卓越网才从卓越亚马逊正式改名为亚马逊中国

初来乍到的亚马逊并没有真正深入中国市场调查,这导致它秉承着自己一贯稳健缓慢的发展速度,比如卓越改名,这件事换做中国的任意一家公司顶多也就需要半年的时间,而亚马逊却花了整整七年才完成这件事。

除了整改动作缓慢,向来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和产品品质的亚马逊,在2013年其他几家电商价格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对应措施,美国企业向来更加注重自身产品的经营与发展,并不在乎这样简单粗暴的营销手段,但亚马逊没有考虑到的是,对于当时刚刚接触到电商平台,对产品质量缺乏信任的中国人来说,低廉的价格反而更能促进购买力

而造成这种决策错误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亚马逊并没有真正信任中国团队,据京东CEO刘强东说,当初他和亚马逊中国接触时,惊讶地发现亚马逊中国的总经理竟然是一个从未真正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将军对战场和对手都毫无了解,又怎么可能打胜仗呢?

亚马逊中国真正的决策权,也始终都掌握在亚马逊总部那些外国人手中。要知道,中国市场变化极快,没有授权的亚马逊中国在发展宣传时始终束手束脚,甚至从没有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总部高层对于中国式广告营销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从未了解过中国的他们根本不能针对市场做出正确的经营决定。

最后,就是用户体验的问题了,自称十分注重用户体验的亚马逊其实有一个十分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慢!

在倡导慢性生活的美国,如果你在亚马逊上买一本书,从下单到收货至少需要等待十天,有时甚至需要等半个月才能拿到你想要的产品。亚马逊将这种缓慢的配送流程也原封不动地带到了中国

但对于生活节奏快的中国人来说这种速度显然难以忍受,其他的电商平台短则一天,最长也不会超过五天就能将货品送达客户手中,这样明显的效率对比也使得选择亚马逊的人越来越少,导致亚马逊最终只能黯然退出中国。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

其实在中国土地上面临“水土不服”的外国企业并不只亚马逊一家,早在亚马逊离开之前,雅虎、谷歌、eBay等公司也都纷纷选择退出了中国市场,可有趣的是,离开中国的外国企业大多都是互联网公司,而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等实体企业都在中国经营得风生水起。

这正是因为外国的互联网企业相较于中国往往更加安逸自由他们和其他非互联网企业一样,倡导的是稳健发展而不是改革创新。而在中国,互联网从业人员一直是国内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为了避免被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淘汰,互联网业者加班熬夜已是常态,除了996有时甚至还会面临716,在这种在外国人看来不可理喻的加班风潮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的是刻在那些互联网大佬们骨血里的危机感

现在的互联网界的大佬基本上都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左右,在他们创业那会,他们没有资源没有人力,甚至没有可以参考的先例,他们只有咬着牙拼命努力才能在芸芸众生中杀出一条血路可这条路在他们选择互联网这一革新极快的行业时就注定了永远走不稳。

即便是到了现在,李彦宏依然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工作,马化腾因为凌晨还在发送工作邮件而被称为“邮件狂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甚至为了方便加班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放了一张小床。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每天必须睡够八个小时,Uber首位女董事阿里安娜·赫芬顿甚至曾说:“想成功,多睡觉”。如此鲜明的差别也正是外国互联网企业在中国走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中国每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共识,即便是已经走到行业顶尖的位置,他们依然时刻恐惧着被后来者淘汰,所以中国的互联网业始终倡导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如果你永远坚持老一套,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创新改革,那么即便你是世界性的大企业,也迟早会因为自己傲慢而湮没在世界的浪潮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82606.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