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松日集团(广东富豪投资700亿建中国第一高楼)

  • 人才百科
  • 2023-12-13 07:00
  • 龙泉小编

2021年11月,“‘中国第一高楼’天津117大厦要复工了!”的消息传了出来,这座天津市的“名片”,已经停工多年,号称“中国最大烂尾楼”。

消息一出,众多天津网友纷纷调侃“年年复工,年年无望”,“117大厦是观察天津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志”,“天津市有没有雾霾,就看能不能看到117了。”

果不其然,117大厦复工的希望依然遥遥无期,这座曾经号称为“中国第一高”的摩天大楼为何“烂尾”?背后的出资人潘苏通现今又在何处?

堪称中国“烂尾楼”传奇

在如今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建造的天津117大厦脚下一侧,一栋停工已久的大楼楼顶上还保留着“富国高银”、“富国地产”的开发商广告牌。

楼脚下的工地早已弃用多年,杂草丛生,看上去破败不堪,承建方“中建三局”的围挡和活动板房至今尚未拆除,却已无人在使用,

时间回到2008年,高银集团老板潘苏通豪言壮志,在董事会上声称要建立“中国第一高楼”,投资700亿人民币来打造117大厦,

一时间每个人似乎都在期待这座大厦完工,总楼层数预计为117层,高度预计为597米高,仅次于当时“世界第一高”哈利法塔,

却在一夜之间,117大厦从“中国第一高楼”变成了“中国最高的烂尾楼”,烂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钱。

潘苏通志在建造“中国第一高楼”,目的就是想靠着这个名号来赚取噱头,这一招还是跟李嘉诚学的,那段时间,高银集团的股票价格水涨船高,

几个月之内,翻了5倍之多,潘苏通的身家也翻了几倍,靠着地产项目的左买右卖,高银集团迅速发展,117大厦的建造也如火如荼,

可是“中国第一高楼”的投资简直像是一个无底洞,2015年的时候,潘苏通就已经对外宣布,“高银集团在117项目上投入超过400亿人民币。”

一边是无限期膨胀的虚增资本,一边是投钱像投无底洞一般的117大厦项目,终于在2015年5月21日这一天,失去了平衡。

资本对于市场的敏感度是很高的,一个下午,潘苏通的资产缩水了800多亿港币,高银集团市值缩水1000多亿港币,资金链的断裂问题,便开始显露端倪。

相较于史玉柱的“巨人大厦”,在上海黄金地段的“黄金置地大厦”,117大厦则更具规模,“最高”,让他成为了国内“烂尾楼”的传奇。

总面积达到85万平方米,高度达597米,基坑开挖面积达到了18个标准的足球场,规模巨大之大,投入资金多之多,堪称之最。

潘苏通的日子更不好过,曾经在这座“中国第一高楼”投资近700亿元,耗时14年,至今仍未完工,处于烂尾。

有数据显示,高银集团通过发行新股和可转债等不同方式筹资集资超过80亿港元,而潘苏通则通过资产杠杆为117大厦项目撬来了700亿资金,

自从高银集团的股票曝出大跌以来,潘苏通一直在不间断地运作挽回,用资本来换取新的资本,短短5年,潘苏通就换来400亿资金,

但这背后所带来的,是高银集团债台高铸,2020年集团财物报表显示,截止2020年上半年,高银集团的流动负债达到60亿港币,银行贷款达到160亿港币。

此后更是通过卖掉位于九龙湾的高银金融国际中心来筹钱还贷,潘苏通的“中国第一高楼”给他自己和他的商业帝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白手起家

潘苏通盖117大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扩大自己高银集团的名气,进而将自己的产业利益最大化,“中国第一”这个噱头,带来的效果非同凡响。

在潘苏通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经历就要数他在香港时期的经历,出生于广东韶关的他,幼年时便随着父母移居美国,

移居美国不久便又返回国内,主要是因为潘苏通不愿意学习,不思进取,导致高中毕业后仍然不会英文,

可回到国内才是潘苏通发迹的开始,他先是认识了一位日本松下集团的经理,通过这名经理的帮助,他开始代理松下产品,从而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渐渐地,生意越做越大,潘苏通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整日做代理那怎么行呢”潘苏通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生意,

那时候摆在潘苏通面前的选择有2个,一是继续做松下的代理,二是另起炉灶,潘苏通做松下代理这几年来,早已将松下产品的结构和特征摸得一清二楚。

1993年,30岁的潘苏通拿着攒的钱,在香港开设了一家自己的工厂,这就是后来的松日集团,“松日”和“松下”只有一字之差,

潘苏通的产品也和松下的产品大差不差,从结构到性能,所不同的是外表上的偏差,说白了,潘苏通就是模仿松下的产品,

那些年,“山寨货”层出不穷,潘苏通抓住了这个“机会”,松日公司一度抢占了香港市场的绝大部分,手机、MP3、电视机、音响,松日公司几乎没有不做的产品,

短短几年,香港上大街小巷都是松日电器的广告,也使潘苏通一跃成为香港知名人物,他开始露脸在电视节目之上,还组建了一只足球队——广州松日足球俱乐部,

2008年,香港深陷金融危机的漩涡,大批公司倒闭或资本缩水,潘苏通反而在这个时候高歌猛进,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改名为“高银金融”。

随后,他将“松日公司”改为“高银地产公司”宣布了自己将向房地产行业进军的意图,“一边房地产一边金融”,潘苏通的眼光可谓毒辣。

“电器生意”也不做了,潘苏通捏着手里面攒下来的财富,来了一把豪赌,2007年,他到天津考察,看中了一块地皮

其实按当时的价格来说,潘苏通花了20亿买下近200万平米的地,放到现在就是卖掉也够他还清债务之后小赚一笔。

他的野心远远不止于此,他准备在这块地上发展他的商业帝国,建造“高银天下”,包括“中国第一高楼”117大厦,还囊括配套的商业中心,豪宅公寓以及生活设施,

盖高楼引发的资金危机

2008年,“中国第一高楼”117大厦动工了,这是潘苏通的一次大手笔,他将自己未来的商业计划,都压在了这个房地产项目上,

说出来可能不信,潘苏通在投资天津这块地皮之前,已经在香港通过投资地产小赚了一笔,房价的上涨给了潘苏通发财的机会,

他当机立断,将资产绝大部分,投入到房地产之中,还会有利可图,是潘苏通对于彼时的房地产项目的最终判断。

果不其然,房价一路上涨,潘苏通的资产也一路升值,可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资本的膨胀是有限的,在潘苏通的高银集团市值翻了几倍之后,

终于,临界点到达了,不过,在那之前,潘苏通对于自己的整个“高银天下”项目势在必得,这一切都始于117大厦的兴建。

为此,他请来了著名的设计师李华武操刀,将东方艺术典雅与西方设计融入其中,光是各项专利,就有十几处,

117层的设计,源自《易经》中“少阳少阴”的说法,“四平八稳”的大厦外观,则蕴含着“天圆地方”的意蕴。

在布局和结构上,则保证了抗震和抗风,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美观和结构稳定,不仅如此,“世界最高的室内游泳池”、“世界最高的观光厅”等等,

潘苏通将之誉为“永远的艺术品”,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当时的潘苏通身家雄厚,香港福布斯排行榜前15名的身份,所有人都不会怀疑117大厦会成为一座“烂尾楼”,

2015年,随着高银集团股价暴跌的消息流出,潘苏通的身价也蒸发了上百亿,资金链断裂导致117大厦的建设陷入了停滞,

可能潘苏通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项大工程所需要的资金如此的庞大,长年累月的投入,再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震荡,潘苏通的计划落空了,

同时打造的“富国高银”高档住宅区,也因为定价过高,600多套房子只售出的10几套,成为了“烂尾房”,

其实117大厦的地理问题本就不好,开发之初便选在了远离市中心的天津郊区,西青区在当时还只是一片荒地,

潘苏通本计划将这一片打造成商业区,可惜的是117大厦成为了远离CBD的“孤楼”,交通不便,成为了无人无津的“天津市象征”

停工之后便成了“烫手山芋”,无人敢接盘,投资了近700亿元的“中国第一高楼”,便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烂尾楼”,

潘苏通不是没想过继续完成这项工程,他一边处理高银集团的债务,一边到处联系,寻找可以接盘的投资公司,可惜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无人肯接,

2016年乐视的董事长曾经考虑过接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就连擅长处理不良资产的中国信达,也最终没能换回,

2020年,中国信达一纸诉状,将高银集团告上法庭,要求潘苏通偿还其本息,如今的高银集团自顾不暇,

层出不穷的“烂尾楼”

2022年,“限高令”的发布,“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预示着“高楼”将成为历史,

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时期,不论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还是三四线的小城市,都在竭力追求“高楼”、“摩天大楼”,

高楼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拥有一栋“摩天大楼”,才是现代城市的象征,可是建造一座高楼何其困难,

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高楼就只能成为“烂尾楼”,上海的舜浦大酒店,北京的中弘大厦,广州的中水大厦,武汉的绿地,

层出不穷的“烂尾楼”成为了城市之殇,背后的原因无一例外的都是资金链断裂,一座“摩天大楼”的背后,

需要的是相当的配套设施,还包括建成之后高达百万元的日常维护,饶是以潘苏通这样的富豪,也逃脱不了被“掏空钱包”的命运。

2022年6月,高银集团宣布,潘苏通辞去了公司主席一职。曾经豪言壮志的他,落得个“财名两空”的结局。

“烂尾楼”,可以视为中国房地产过热的一个缩影,忽视自身实力,没能找准定位,使得越来越多的“疤痕”落在城市之中,

同时也在警告着众多冒进的房地产企业,大楼不是越高越好,房子也不是越贵越好,平衡好资金与债务,考虑自身实力,才能避免落入“烂尾”危机。

117大厦的问题,似乎很难再得到解决,潘苏通的高银集团如今仍深陷债务危机,错综复杂的债务和债权关系,使得接手117大厦的公司也要考虑一番,

潘苏通似乎已经将这座大厦抛之脑后,到处跑马射箭,游山玩水,还斥资20多亿,购买了李嘉诚旁边的豪宅,

而每一个天津市民,似乎都已经习惯了这个矗立在天津一角的117大厦,十几年来,这座尚未完工的大楼,成为了天津的记忆,

每年都有网友在网上像天津市政府询问“117大厦是否停工?”,得到的回复依旧是“尚未停工”,可是一年年过去,117大厦何时完成,谁也不知。

回想起自己十几年前的豪言壮志,试图打造“中国版的哈利法塔”,对比潘苏通如今的处境,再给他一次选择,他还会作出建立“中国第一高楼”的决定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88421.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