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人才百科 -

西屋月台屏蔽门(淄博淄川)

  • 人才百科
  • 2023-12-22 07:00
  • 龙泉小编

卧虎山下有个和庄村


龙口庄西有个村庄叫西庄,就是现在的和庄。过去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相遇即是缘。巍巍的卧虎山下,依山有条潺潺流水的小河,清澈见底的泉水从龙西湖和般阳河的上游流溢而下,沿和庄村西,河水依西山淌过河滩柳树林 奔流向北。过去七十年代,龙泉矿铁路两旁刺翠槐、辣条植被茂盛。沿河绿树成荫。水源充沛便利,和庄各生产队都在沿河有菜园,种植蔬菜瓜果凭菜票供应村民,水乡富庶。

般阳河畔,有大片大片的杨树林,槐树,河堤上种着垂柳树。山上种植瓜果桃树杏树还有很多柿子树。和庄村景色美丽,湖光山色树木倒映在水中,景色十分美丽。那时村西河滩没有加固防护堤,一片河滩。

和庄地名吟诵起来像诗如歌,很亲切!

新井大凹水泵房,北沟道去西凹,

汗洞这边是大凹,二十亩地场园旁,

王家墓田腊条行。

顺道地枕头地,河滩茅坡善庙地。

蛤蟆头七亩园,河西是片果树园,

鱼鳞地西河滩,大梢以南老牛山。

杜家沟八分堰,沙沟一溜上封山,

司家峪过沟崖,炉支山顶嘎巴崖,

西山后裤筒堰,马家地最南边。

大坷渣接山顶,三颗松树麻古岭。

松树林往下转,秋沟老井地相连。

小庙大庙北台后,金盆底上来是东岭,

十一亩地的馕瓜堰,藕湾边上大菜园,

三角地向西转一圈,西庄美景赛江南。

和庄地名朗朗上口,家喻户晓。

和庄人和土地朝夕相处具有深厚感情,山山水水,寸土寸金。

祖辈和庄劳动人民用汗水和心血生活劳作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这块热土上。

龙西湖的水满后从闸门缝隙流出,穿过铁道涵洞水流由东往西,向和庄“大湾”流去。从和庄村南走过一块方形厚厚的青石板就到第二道南河崖头,河里水面上长满河菜。

昔日南河崖头还有个长满荷叶和藕瓜的藕湾,还有夏天我们躲避家长和老师偷着去洗澡的军建(日本人建,鱼鳞型)。

“军建”是一段落差斜坡较大的河段,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河床和两边堤坝用水泥浇筑混泥土了,上面浇筑了一个个像鱼鳞样池子,阻挡水流拦水墩水,类似于防波堤。水流大时就会激起高高的浪花。

传说这是日本人修建的,用来观察上游来水,预警水情。日本人在大梢洞站岗听到上游大水冲击鱼鳞状池子发出的声响,同时会看到洪水滔天冲击的白色浪涛。就会立即采取措施躲避洪水。“军建”下面一处水面较深的湾,是洪水旋泻清沙冲击出来的湾。看到阴天赶紧往家跑,回家把大门坎用泥堵起来。每次发完洪水,好奇的跟着大人到南河沿看洪山水,看到黄黄的洪水咆哮奔涌向北,河滩边的杨树浸在水中,枝梢挂满淤柴一片狼藉。

“军建”的出现不是由于河道改道形成的。而是早起在大梢洞开矿的日本鬼子建造的,所以叫军建。龙泉煤矿运输煤炭修建了一条铁路,才有了龙西湖。般阳河的河道本来就在铁路西边靠山流向了。这里村里人习惯叫第一道南河崖。

和庄村南河崖头用石头修建成圆形球场般大的储存水的大池,用于生产队浇灌菜园蔬菜和良田。 后来拆除石墙挖成大坑蓄水成“大湾”。“大湾”里蓄水满了多余水流向西边般阳大河会合成流。

“大湾”旁边用石头砌盖了抽水机泵房,房顶盖红瓦。里面有一台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做动力,发动时马达声很大。带动皮带轮的抽水机抽水。这个泵还要灌引水才抽上水来。水流顺着堤坝流到村边菜园浇地。

村里的人们在河边洗菜洗衣服。孩子们则开心的在河边玩水嬉戏。

和庄村西七亩园二起楼还有个用水作能源的水打磨,用来磨面。

西河崖边是河滩,长满郁郁葱葱成片成片的柳树林。和庄依山傍水风景非常秀丽。

小时候,父亲领我经常到南河崖头边去捉青蛙和螃蟹玩。

和庄村里有一座大庙,小时候经常去玩,记忆深刻。 庙门口有颗枝冠遮天蔽日,几个小孩牵手还抱不过来的老古槐。

夏天烈日炎炎,附近住户,大人们拿着蒲扇领着孩童来树下乘凉,很惬意!

进入大庙院中,院最里面北屋就是和庄大队办公室。屋顶上架着高音喇叭,村里开会下通知喊话,全村及龙口庄的人也都能听到。 大姑在省城念大学只要来信大喇叭就会广播通知,我们就挣着跑着去村里拿信回来交给爷爷奶奶。大庙东屋庙堂安装了面粉机成了拉面的电磨房。进门北屋大庙大厅是村里合作社。

小时候孩子们最喜欢跑去找车纯柱爷爷打酱油打醋,或去割几毛钱辣疙瘩咸菜。因为贪恋剩下几分钱可以买糖吃。

小庙记忆中早已拆除,只剩下庙前的台阶。冬天下大雪后,我们跟着村里大孩子们溜滑冰。溜的澄明澄明的害得大人们都没法走。小庙西面是村里唯一二层结构石楼,多次易主。靠近小庙住户是在生产队养牛的刁大爷家,他有剃光头手艺。

西庄卧虎山属于熟石山岩层,蕴藏煤炭资源。卧虎山下有个大梢洞,大梢洞是过去德国人和日本人在西庄卧虎山开采煤炭进出通行的平峒矿洞。

大梢洞南边是老牛山,山脉地质复杂出现构造的缘故,老牛山顺山势走向很浅土层就露出了乌黑可以燃烧的“塇炭”,人们称煤层“飘苗甩苗”了。

大梢洞上面是麻谷岭,麻谷岭上长满圆形麻谷石结晶体,从山顶柱型一直长到井下都是这样圆形结构坚硬麻谷石,是啃不动的硬石头屏障。独特的地质环境地层蕴藏着优质丰富的煤炭资源。听庄里有年纪老人说:大梢井生产四行、五行等多行煤炭,四行炭大烟大火打铁可以使用,生活用煤燃烧充分,取暖也比较好,就是煤油多要经常捅烟筒。大梢洞口上面就是黑石炭爷爷庙,人们在此建庙保佑煤矿工人在大梢井下,安全生产,平平安安。

最早大梢井是德国人勘探建井,后来被日本人打跑了!取而代之。日本人用军队控制了大梢井产权及控制权。大梢井洞口朝东,东西走向延伸到卧虎山下山底纵深。当年日本人在大梢井做矿开采技术、井下抽水、通风设备,都比较先进完善。八十年代村里开井在一些陈洞里发现铜制抽水泵设备。在大梢井当地人也跟着日本人学徒学艺,龙一村有位黄师傅也学会了修电机等技术,技术精湛,远近出名。

大梢井用电车专列运煤 ,洞内有电灯,赶马车拉出煤炭装上电车车厢。有电车通道过尚庄新井运到洪山大荒地,再火车运到青岛装船,船运日本海。

日本人在西庄大梢洞开采煤井,西庄称“红线里”,日本人开矿据点设在大梢洞,开矿的大官就住在西庄的地主王作忠老爷爷家。听老人们说日本鬼子杀人不眨眼,地主王作忠老爷爷家的孩子调皮哭喊,日本鬼子听着烦躁,拿出匣子枪一枪就把孩子打死了。家里人是敢怒不敢言不了了之!

大梢井上的日本鬼子从日本国带回来日本婆娘和孩子,日本人让西庄孩子陪他们日本媳妇和孩子在河滩柳树林打蝉和麻雀玩,日本媳妇脚穿木屐,身着和服;还奖励西庄小孩吃日本糖。那时中国小孩没吃过日本糖舍不得吃,拿回家去一家人品尝都说甜。

日本人在大梢矿井让中国人管理中国人,西庄在大梢井上管理把头叫王西周。传说王西周为邻村百姓说好话,待人很好。大梢井上残酷使用童工,小孩下井身子灵活,嘴里衔着电石灯就拉拖子,拉不了一筐就拉半筐。挣窝头干粮和橡子面,养家糊口。听我爷爷王淑恩说他十四岁就下井。早晨去下井夜里才回来,两头不见太阳,井下工作时间太长。我邻居张顺友爷爷是被人从天津骗来西庄大梢井下井的,解放后在西庄定居,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直到去世也没有回到天津老家去。

“红线外”的龙口庄,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龙口庄多次惨遭日本鬼子放火焚烧,鬼子来了群众躲避,鬼子走了,群众赶紧灭火自救。我岳父家陈家老房子的房梁漆黑一团,听说就是鬼子放火烧的。

相传西庄卧虎山顶上两个日本鬼子扛着三八大盖步枪站岗,控制整个龙口庄。那时人老实,没有敢动的。说鬼子枪法好,三八大盖枪打地远。主要是中国人心不齐,出三本汉奸知根知底帮助了日本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鬼子侵略中国犯下地滔天罪行不能忘记。

通往大梢洞的桥梁,桥墩是用青石砌成,桥面是钢筋水泥结构。日本人修建桥梁非常牢固,使用至今。桥洞多空高度大人可以站立。现在桥洞基本被石砂於平,下大雨时山洪漫过桥面倾泻而下。桥洞西侧有泉水眼喷水,上老牛山时小伙伴们总会在泉边玩沙堵湾。渴极了也喝,西山是熟石山,听大人说是矾水泉。河水清澈见底,有螃蟹鱼虾,不像现在淌黄水。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每当炎热的夏天,拿着蒲扇扇地还是热风,满头仍然大汗淋漓;天气高温闷热的透不过气来,这时村里的老老少少相约结伴拿着干粮带上水壶都到大梢洞去避暑乘凉。听说大人要和我们到大梢洞乘凉心情是最高兴时候。

大梢洞洞中过去采煤巷道与山上立井相连通风条件非常好,夏天刚进洞口时就立感浑身凉爽,越上洞里温度越低感觉越冷,浑身冻得起鸡皮疙瘩,有经验的大人都给孩子夹拉着棉衣,孩子喊冷,大人马上就给穿上棉衣。那感觉就像现在开着空调盖毛巾被感觉一样爽。大梢洞天然空调房。而且大梢洞里面冬暖夏凉。

在卧虎山马蜂岭还有黑石炭爷爷庙,庙下就是大梢洞。当时和庄村大梢开厂生产红地砖,后来叫南窑厂。以前和庄老书记王淑金爷爷在南窑厂看家,去玩时发现他用竹子制作的气象风车放在窑炉顶上,风叶轮随风咪咪旋转着,看看风车箭头就知道刮啥风,箭头指示风向。回到家我就琢磨着比葫芦画瓢自己制做了一台风车。捡厂里做推砖竹板料车裁下来的竹子节头做水枪,竹子水枪射得可远了!

通往大梢洞的桥梁,桥墩是用青石砌成,桥面是钢筋水泥结构。也是日本人修建,非常牢固使用至今。桥洞多空高度大人可以站立。桥洞西侧有泉水眼喷水,上老牛山时总会在泉边玩沙堵湾。渴极了也喝,西山是熟石山,听大人说是矾水泉。

八十年代和庄建窑烧建筑红砖,电车路上的煤矸石用拖拉机拉到北窑厂粉碎机粉碎制砖。和庄村开数堰煤井开矿挖井卖煤炭。做井后又在老牛山,蛤蟆头,对井,沟里新修四座桥。方便了村民出行上山,村煤矿工厂企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和庄村走向了致富路。和庄村从地下挖出来煤炭就等于钞票财源滚滚而来。村里有了钱进行旧村改造,村庄规划。 房屋不论新旧把所有的房屋统统拆掉,给每家每户新盖了一座二层小楼。村庄规划了,旧房子都拆了,村里的古树和河滩上的树林都砍伐干净,以往绿树成荫的村庄美景也不复存在。

小时候的家离姥娘刘家很近 ,天天在姥娘家玩耍吃饭,喜欢吃姥娘蒸的大馒头。真香!外甥狗外甥狗吃了就走!我和姥爷姥娘可亲热了!我生病夜里咳嗽喘不上气来,妈妈把我抱到姥娘家里,我钻到表哥姥娘姥爷地被窝里等着,妈妈去敲邻居医生王连星叔叔家的门来给我看病。

姥娘家有口过道屋,后院东屋南边还有一颗老秋桃树。

姥爷是手艺人,乡亲们谁家砂锅,陶盆啊,瓷器啊打碎了,拿去碎片找到姥爷,姥爷都能够给人家焗起来修好。

现在做梦魂牵梦绕还是梦见小时候村庄的情景。 和庄村家家住着别墅式一样的二层 小楼。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小时候虽然吃的粗茶淡饭,穿的粗布烂衣,回想童年也是非常幸福的!

记得家里鸡下了蛋攒起来,分别画上记号腌起来,煮了每人分一个,用席米挑着吃。 放了学回家路上,闻到谁家煎鱼那真叫香的流口水,大半个村庄都能闻到。

偶尔家里煎鱼吃,家人们每人分一段鱼,煎饼卷鱼,吃了仨煎饼了鱼还舍不得吃!和哥哥妹妹们争着用煎饼擦鱼锅。

那个年代家家都过得不很宽裕。

盼着过年父亲给我们买爆竹燃放,穿新衣服,吃水饺,肉呀鱼呀,那真是最幸福的事!现在天天吃得像过年,鱼啊肉啊的吃也不如以前吃起来香。

最难过的是我和哥哥帮妈妈推煎饼,转晕了的滋味真是天也转来地也转!

龙泉煤矿北边的和庄村,以前和庄做井,地下水混淆,和庄缺饮用水,打出的井都是软水,洗洗涮涮可用,但是人不能饮用。

多亏和庄村在淄博矿务局机关工作的车夕科和在龙泉煤矿工作的刘克珍工程师各方面做工作疏通调节关系,从龙泉煤矿安装生铁水管一直到和庄村东岭大池,和庄村民才终于喝上甜水。吃水不忘挖井人,车夕科和刘克珍是和庄村民的有功之臣。

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的几届前任老书记分别是王淑金、车会仑、王淑尧、车成、车夕岩、王淑泉、王煜、车英、王莲用。不同时期他们都为和庄村做出了贡献。

特别是王淑泉老书记,从1973年起任中共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村支部书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他的领导下,和庄村先后建成了多家村办企业。1984年以来,全村投资240万元,兴建了村民住宅楼240套,村民都搬入新楼。他多次被评为市、区中共优秀党员,并获1987年度“市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吃水不忘挖井人,王淑泉老书记对和庄村村庄规划住房功不可没,历史不会忘记他,和庄人民不会忘记他。

卧虎山槐花飘香的季节,大山怀抱的槐树林,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枝头,淡淡素雅的清香在空气中回荡,山上槐花开,山下槐花香。

我的家乡和庄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清香。

卧虎山上的寺庙红墙碧瓦气势恢宏,抬眼望去“卧虎山欢迎您”几个大字跃入眼帘,地面设施正在建设,庙宇亭台端庄艳丽气宇轩昂。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孔子像屹立在山上,仁义礼智信,知书达理,忠孝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在和庄村中传扬。我庄重的给孔圣人深施一礼,我也是孝子。我对寺庙总是存有敬畏之心,所以每次参观寺庙时,我总是很虔诚的参拜神像,唯恐拍照亵渎了神灵。心到神知,神灵原谅。进门四方跪拜各位大神,祈求国富民强,事业发达,全家身体健康!

钱无多无少,能吃上热汤热饭舒服就好。衣服新旧无论,干干净净就好。家中和和睦睦,家人健康就好,真诚感恩付出。

卧虎山神灵保佑一方平安,祈求寺庙香火旺盛,和庄百姓家丁兴旺。

寺庙仙境圣洁优美,空气弥漫槐花清香。

卧虎山上怀念儿时採摘槐花的记忆,思绪万千,无限遐想。

槐花可以採下来生着吃。有绿窝红窝的槐花,比较一下还是红窝的槐花鲜美好吃。

妈妈给我烙槐花鸡蛋面糊饼;槐花放上面粉蒸窝窝菜团吃;槐花放鸡蛋做汤吃;还可以放肉包水饺吃。妈妈已经去世了,再也吃不到妈妈做槐花的味道了!

刚到卧虎山槐树下,看到连增叔拿着长长的竹竿,他孙女和婶子跟在他的后面,提着采摘槐花的袋子下山。我和叔婶打过招呼,闻着槐花香来到槐树林。

我举起相机拍起槐花,我要拍画面漂亮些槐花发给小姑当素材,小姑编辑发到网上。

卧虎山上果树林被铁丝网圈起来,进不去了。只有从马古岭这边爬山而上。

见景生情,边走边想。童年时跟着父亲採槐花的情景想在心上。

跟着父亲上山自己爬不了树还想抢着干活,总是手忙脚乱的。让父亲嫌我碍事,我却乐此不疲。我会把那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挂在耳朵上当作耳坠,抓起一枝放在鼻下嗅了嗅,那股清香让我深呼一口气,禁不住拔去花片,咀嚼起细长的花心来,甜甜的,有股清香的味道来。

父亲在竹竿头绑把镰刀,干起活来十分利索,一会儿的功夫,地下就是一片花枝。

我仰头望着槐树,看哪个枝头的花最为繁茂,花絮开的最为茂盛,喊着,嚷着,让父亲快些够下来。父亲就笑着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把缀满串串槐花的树枝削下来,我把串串槐花摘下,放在篮子里。心情很喜悦欢畅!

槐花的花期不长,这个季节槐花含苞待放,刚开花时味道鲜美。过去和庄村还没有规划盖新楼房,这个槐花飘香的季节,村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把房前屋后的槐花树低垂的枝给削下来,家里的篮子里盛满槐花。

在这个花开的季节,家乡的卧虎山一个槐花飘香的世界,槐树的嫩叶在丛林中悄悄生长,脆绿更加闪亮。

花瓣娇艳的连蝴蝶都要轻轻的采撷,蜜蜂舞动着双翅,怕触动了花蕊的芬芳。

只有槐花怒放的时节,他们才可以尽情的舞动。上下翻飞,翩翩起舞,酝酿着花蜜。

美好时光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槐花飘香沁人心脾。山顶的寺庙,山下的村庄,和庄我的家乡。

和庄村的家乡,夏天是最令人向往的时节,其中最有意思的活动就是到村南河崖头“大湾”和“军建”河里去下水澡洗了。几个小伙伴们不约而同,订立海誓山盟,来河里洗澡是打死也不能告诉大人的事。心怀好奇,偷偷的来到河边,脱下裤子、衣服,赤身裸体就下河了,水还有点凉,霎时浑身冷的起鸡皮疙瘩,用水在光膀子上撩一撩就算热身了,就勇敢的一个猛子扎到水里去了。狗爬、仰泳、自由式,各种姿势自由自在好不自在。洗澡中,你追我赶,你打我闹,水花四溅,笑声一片,一时间快乐充满了我们整个童年世界。儿时河道很清澈,在河边剥开细细的白沙,就是清泉,河道中流淌着清清的泉水,河里有小鱼、青蛙和螃蟹。“军建”水是不深的,当然“大湾”水很深,不会游泳的伙伴们都在“军建”河道里玩耍,“大湾”只有胆大的和会水性的大孩子和大人们才能去闯。在嬉戏中拜师学艺,我们学会了狗刨式游泳,小时侯我是在“军建”学会游泳的,被洪水冲着一直到大梢桥,才停下来。玩耍中我们和小伙伴们增加了彼此的友谊。为了学游泳有时废寝忘食,家长们等到吃饭的时刻,见孩子们还不回家,就风风火火边走边吆喝的到河里去找,一但发现我们在河里澡洗,一顿训斥是少不了的,甚至挨揍打屁股。中午午休时间和放学后来河里洗澡,爹娘们是不知道的。家长们叮嘱我们是不允许我们到河里洗澡的,尤其是下过雨发山水的时候。

夏天的体育课程先华老师和王连喜老师带领我们有时也会在河滩边上,女生到“大湾”石灰窑旁边的树林子里凉快;男生到“军建”和“大湾”去洗澡和游泳。那时我的一位同学差点溺水,多亏几位水性好的同学出手相救,才化险为夷。那时的河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学习的烦恼顿时烟销云散了。儿时活动很丰富,也很单纯;很快乐,印象很深。无拘无束的,玩得放松,收获了童年的幸福时光。洗澡,是最让人流连忘返的事。蓝天碧水,神清气爽,简直让人陶醉!

有组织的下河洗澡是允许的,否则会受到惩罚的,尤其是学校的学生。有时中午的时间没有午睡的习惯,下水洗澡就成了我们偷偷摸摸的爱好,但下午上学有时老师会检查我们的,因此心里总是忐忑不安。老师检查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怀疑洗澡的同学在太阳下站成一排,老师用指甲在每位同学的胳膊上轻轻的划一下,只要是清晰的白痕,这位同学就是到河里去洗澡了,罚站是必不可少的了,有时还会通知家长,犯了错误回家少不了家长数落挨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时间久了,我们也想出瞒天过海的办法,就是洗澡后拿土在胳膊上搓一搓,百试不厌,老师没有发现。

而如今河还在,但水基本上没有了,有时河道流淌黄澄澄的矾水。河道汛期过后,只留下碎石和垃圾了。望着干枯的河道,无尽的思绪涌上心头,也有留恋和伤感。

1982年6月,在龙泉镇和庄村出土的北朝青瓷莲花尊,被视为国之瑰宝,中国北方青瓷的代表。1987年,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淄博中国陶瓷馆,是一件镇馆之宝。和庄村1982年6月,村里出土了一件珍贵的文物——青瓷莲花尊。和庄那座小小的村庄依山傍水,卧虎山和沿着山脚蜿蜒而来的般阳河都在村庄的西边,村子东边有一片地势较高的土坡,俗称“乱岗子”。传说那是一片年代久远的古墓地。那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当兵复员返乡的退伍军人蔡新生和村民王溪忠随着生产队长等人到“乱岗子”平整土地,想把几个高出地面的土堆平整掉。在暖融融的春风中,蔡新生,王溪忠干得特别卖力气,一撅头下去,他们刨到了一块大青石板。他们几个人把那块青石板移开后,不由得大吃一惊,石板下面是一座阴森森的古墓。古墓足有五六米深,蔡新生跑回家中拿来了木梯子,壮着胆子下去了。他们看到这座古墓很特别,口虽然很小,但下面很宽敞,棺材早已经腐烂为泥土了。他们在墓穴的一个小洞中找到了一个约60厘米高的陶瓷花瓶,还有四个小瓷碗。他们把那个花瓶和瓷碗拿出墓穴后,生产队长说,坟里的陪葬物,阴气太重,砸了吧。蔡新生心想,古墓的陪葬物有可能是文物呢,于是把那件花瓶扛到河边用水冲洗干净拿回了家。 蔡新生在部队上待了几年没有白干,还有点文物保护意识,要不就会觉得晦气早扔掉了。拿回家后,蔡新生的姥姥知道了来历,说这东西不吉利,坚决反对放在家里。蔡新生的妈妈一直在和庄村里当干部,他爸爸是张庄公社的书记,两人支持儿子,让蔡新生把花瓶放到猪圈里,还让他早一点送到上级有关部门鉴定一下。 忙完三夏又忙完三秋,那年初冬,蔡新生去了淄川区文化局,把那件花瓶交了上去。经专家鉴定,那件状似“花瓶”的出土文物,学名叫“青瓷莲花尊”,判定此“青瓷莲花尊”为北朝晚期作品。并推断此尊产自与出土地相距10公里处的淄川寨里窑,距今已经有1500——1700年的历史,属国家一级文物。我国已经有15件“青瓷莲花尊”先后出土,发现于龙泉和庄这一件为其中的上品,特别是在已经发现的此类文物中,能确认所出之窑的,惟此一件。 尊,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有名词是一种盛酒器。但是“青瓷莲花尊”造型硕大,纹饰精美,绝不是简单的盛酒器。“青瓷莲花尊”腹部堆塑了一周覆莲瓣,中部模印两周忍冬花,耳间模印四组宝相花,足外堆塑多瓣覆莲。莲花是佛门圣花,忍冬花、宝相花也都与佛教有关。这表明,“青瓷莲花尊”具有一定的宗教意义,是当时对佛教崇拜的标志物。“青瓷莲花尊”是国之瑰宝,也是寨里窑青瓷艺术水平的代表,这件“青瓷莲花尊”的出土,又一次佐证了淄川寨里窑曾经生产青瓷的历史。1982年9月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在《北朝的瓷业》一节中写道,山东省淄博寨里窑是目前唯一已知的中国北方最早的青瓷产地之一,年代为北齐时期,它发展较早,持续生产的时间颇长,是北方青瓷一个重要的产地。还特别提到,寨里窑也制造一种精美的莲花瓣尊,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是寨里窑代表性的青瓷产品。青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上品,釉色青碧,可与翠玉媲美,青碧的釉色给人一种脱俗的素雅之感,人们常用“千峰翠色”来形容青瓷釉色之美。中国历代被称为缥瓷、艾青、翠青、粉青等名品都属于青瓷。唐朝的越窑、宋朝的龙泉窑、官窑、汝窑等,都是烧制青瓷的古窑。早于这些名窑数百年的淄川寨里古窑,当年的制作青瓷的工艺技术可以与这些名古窑相媲美,龙泉和庄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就是例证。龙泉和庄“青瓷莲花尊”的出土,和封氏墓中的“仰覆莲花尊”的制作艺术手法很相似,都采用了刻画、堆塑、模印(印贴)等技法,而且雕塑的花纹都以丰满的莲花瓣为主题,都模印有宝相花,整体上都华缛精美,庄重堂皇,富有华贵之气。和庄村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其制作技术比起早起烧制的产品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小时候和庄老家生产一队有两处育地瓜苗的地瓜炕。

一处西面地瓜炕位置在刘成宝南头老家,王溪来哥俺大娘家南。

靠近牛运水表哥俺姨家东墙有两个二米长瓷罐盛氨水。

我看见就害怕,因为我小时候骑在氨水罐上面玩,熏得我眼泪直流,喘不上气来,多亏表大爷把我抱出来。

从此再也不敢到氨水罐跟前去了。

另一处地瓜炕在东面,王溪忠哥和王希波哥以前盖房子的地方位置。

地瓜炕东靠本家三伯王莲梓西屋后面;北靠二伯王莲柏和六叔王莲春房子南面。

南靠周明顺叔和周娘北屋。

地瓜炕有条东西走向的大沟,宽约一米半,深约二米,长约十余米。

南北用石头砌墙,南北墙上各留十几个加炭火洞,烧煤炭,加炭口有盖门。

育地瓜苗席子里埋瓷管道,火炕的上面铺上厚厚的细砂,把地瓜整齐有顺序的排放好,地瓜上用筛制过细砂覆盖。

浇透水,外面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再往地炉里烧上一把火,给地瓜炕增加热量,好使它快点发芽。

地瓜炕一席一席,南北走向长近十米,宽一米半一席,三五十席。

席头有烟筒排烟。每个育地瓜苗的席上盖草杉,有温度计调节温度。

看地瓜炕生产队长都是挑有责任心的人来干,白黑替班专职负责地瓜育苗工作。

每年当和庄村南河沿边柳树芽萌动,人们开始修整育地瓜苗的地瓜炕。

一月余地瓜苗会长出来。

人们在山上提前挑好地瓜脊子。一手拿着秧苗的根部,在基子上刨个窝,一颗地瓜苗浇上一瓢水,一行一行,填实土,地瓜苗就栽好了。

杨树柳树枝条长出来嫩叶,杨树上长出芒子,一碎一碎漂亮极了!村里孩子们用杨树枝柳枝做哨子。做哨子也是技术活,用手拧动树皮然后抽出白色枝条。树皮头再啃掉外皮一点做成哨子调节吹气大小哨子才能吹响。

地瓜苗养育出来了,地瓜苗提走。母地瓜也就完成了使命,撅出来冷掉。

可是就是扔出来的烂地瓜差点要了我的命。母地瓜看起来很好的样子,看不出变质。

小时候不知好坏我就吃了,还吃了杨树上面结的芒子,结果上吐下泻差点死了,多亏爹爹妈妈把我送进淄川医院才保住了我的命。

从小记事起,王莲星叔叔是和庄村最早的医生。小时候生病因为害怕打屁股针,哭过闹过所以至今对“和庄保健站”和村里几位医生,尤其对本家医生王莲星叔叔印象特别深刻。

六、七十年代,“和庄保健站”位置在时任和庄小学副校长王淑仪三爷爷家北屋。当时和庄小学校长是四叔王英康老师。

王淑仪三爷爷家前后四合院,进大门楼有东屋,大门口冲着窗户是刁本友爷爷家。向西再进二门楼,北屋是“和庄保健站”。北屋有月台,房前有一颗石榴树,房后还有棵软枣树;冬天灰喜鹊飞到树上啄食树上残留的软枣吃。

王淑仪三爷爷住东屋,大爷爷王淑昱和大奶奶、莲峰叔、燕子姑住南屋。西屋就是和庄小学老师办公室。如果西屋门不堵住,走过去就是和庄小学。

小时候体质弱、吃咸菜多了咳嗽,母亲手牵着我走小庙前,向西不远就到“和庄保健站”。

原本在家商量好同意打屁股针,看快到保健站门口拽着屁股就是不进门,心里盘算着怎样逃跑。母亲好歹哄着,没办法最后强制抱我进了保健站。

我看到穿白大褂医生心中发怵,总得找个不打针的理由吧?车新增大夫要给我打针,我说他打针疼不用他。叔叔王莲星走过来,态度和蔼地对我说:“伟啊!我给打针不疼,你闭上眼睛,我说叫你睁开眼,针就打完了。”我和王莲星叔叔谈条件,打完针给我一个针管玩;叔叔同意了。我不情愿地褪下裤子露出屁股,眯着眼睛偷看,只觉得屁股好像被蚊子叮了一口稍微疼了一下;王莲星叔叔说:“针打完了,伟起来吧!”。

我本想像上战场一样壮烈艰巨打屁股针,也不过如此。以后打针也不畏惧了,没有心理障碍了,直接找王莲星叔叔给我打针。

王莲星叔叔学医,听大人说,多半原因是因为治疗四爷爷王淑环眼疾,因缺医少药,求医难,治疗不及时,四爷爷的眼睛失明瞎了。

王莲星叔叔横下一条心学医,有志者事竟成。叔叔学得医术不称神医华佗再世,也可以说是医术精湛。庄里乡亲不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谁家有人生病随叫随到,王莲星叔叔背着医疗急救箱马上就去医治。王莲星叔叔不仅是位好医生,更是一位好人。有用处的、当官的、平民百姓一视同仁,没有瞧不起人,老百姓没有请不动他的!老百姓口口相传,此举深得和庄百姓尊重和爱戴。病人痊愈后夸他是和庄村为人民服务医德高尚的好医生。从此龙泉镇远近闻名,王莲星叔叔被调到龙泉镇公办医院为全镇人民看病。

王莲星叔叔在龙泉镇公办医院上班,时刻不忘众乡亲,对和庄村村民寻医问药有求必应。我姥爷得肝硬化腹水,王莲星叔叔诊断结果和淄川区医院化验结果一样。

王莲星叔叔和姥爷是邻居经常到家打针照看陪护姥爷。重大疾病王莲星叔叔确诊准确,尽其所能治疗帮助病人。村里人为了感激他的帮助和救命之恩在家设宴请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深知老百姓生活的不易和艰难。

被人请到家里给病人看病,时间长了,经不住病人家属和熟人热情挽留,王莲星叔叔也在人家吃饭。传染病的传染机会是有的,也因为王莲星叔叔喝酒的缘故;当年和庄“八大酒棍”王莲星叔叔是其中之一。最终王莲星叔叔身患疾病享年四十九岁。

此文缅怀哀悼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王莲星叔叔,为和庄村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和庄人民永远记住他。

和庄雨水充沛季节,地下水位上升,多处机井出现泉水喷涌而出现象。和庄村电板室泵房钻井眼,泉水喷涌四溢,顺着电板室大门流向和庄大街。清清泉水,流淌不止。

小河流水哗啦啦的景观,给和庄村村民带来了欣喜和欢乐。这里居住的村民在门前清澈的泉水中,享受着多少年来从没有过的愉悦。

和庄大街上水流潺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村民们忙活起来,有的把汽车停在路边清洗车辆;有的洗刷锅碗瓢盆和衣物;有的摆拖布擦地。乐此不疲,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

看着清清的泉水从电板室泵房流淌,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浮现出妈妈的形象。

以前我妈妈在这里负责开泵工作,供和庄村民和单位生活用水。人已去,音容在。

我爱家乡,爱和庄,爱泉水叮咚,追忆和思念像小河流水,绵绵不断。

和庄上空白云飘飘,晴空深蓝,排排整齐的楼房红瓦片片,美丽的小山村安居祥和,田园风光无限好。

2019年8月11日,第九号台风“利奇马”带来的强降雨是淄博市有资料记录以来,超过百年一遇。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淄川出现持续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恶劣天气,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部门全力开展隐患排查、转移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一场防台抢险救灾的硬仗,在淄川区龙泉镇和庄打响!和庄村村头,设置挡水护板,从韩圣村顺着大街滚滚而来的洪水被护板阻拦,掉头顺着铁路向南流向龙西湖。

和庄村路口护板阻挡起到很好作用,洪水顺着铁路狂奔而去,但是最终还是汇聚在和庄村西——般河,洪水滔天更加变本加厉的疯狂咆哮。

般河流域,和庄村民在河道桥梁处用沙袋堆积防护堤坝,因洪水太大,已经无济于事。

和庄地势低洼,村西昔日狭窄的河沟、浪声滔天,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强劲的洪水漫过河堤 ,冲击着河道旁庄稼地里玉米东倒西歪,地里的玉米被洪水连根拔起卷走;倒伏的玉米秸秆垂头丧气无可奈何的露在水中。

和庄村西边靠近河道,南窑厂附近的住户,老人小孩被洪水困在家中,情况十分危急。

和庄村王莲用书记和镇村领导研究营救被困村民方案。

和庄这次的洪灾中,各级领导干部表现的非常好!那里最危险,那里就有我们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面对困难群众就有了主心骨。

看到家乡的父老乡亲被洪水淹在水中,心里忐忑不安真不是滋味!想尽一切办法,第一时间把亲人们救出来。祈祷卧虎山庙诸神,保佑和庄村百姓平平安安,化险为夷。

和庄村的楼房地下,因为早年开井挖煤都空了,不结实,被水浸泡着随时有垮塌的威胁!大雨还在下着,家住低洼处和被水淹的住户,扶老携幼都赶紧转移到亲戚和朋友家躲避。

和庄村西边住户被淹严重,这次洪水来势凶猛,水大水深持续上涨。

村民家中洪水肆虐,洪水漫过窗台,从一楼窗户流进室内。

村里,镇上,各级领导都在现场指挥紧急抢险。

和庄村住户大门紧闭,大门口用沙袋封堵,防止街上巷口汹涌的洪水冲进院中。

住宅外:洪水猛兽,水漫住宅,兴风作浪。住宅内:被洪水所困的村民,火急火燎爬上二楼,翘首期盼等待救援。

那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镇村干部的身影,镇村干部在抗洪抢险第一线。

镇、村领导身先士卒,带头表率,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冒雨营救被困村民。

村委通知:和庄村南头的居民,接上级通知,大家准备好必需物品,与今晚以前全部撤离,请都上自家二楼等待村委救援!!!消息通过微信和朋友圈在村民中传递着。

镇、村干部用装载机营救被困村民。

救助受灾村民正在进行中

受灾村民,在镇村干部的援助下成功救出。

居民楼家中进水严重,院里面的积水泄不出去,房子里面进水了,室内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泡在水里一片狼藉。

洪水来了,天然气停了,家里的电触水掉闸了。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被水围困的村民更加窘迫,在家里怎么生活?现代生活离开电、气、水能行吗?

七夕过后不寻常,

牛郎织女哭断肠!

哭的和庄变海洋,

小楼全变海景房!

车子房子淹水中,

有条小船才正常!

和庄地势低洼,成了龙泉上游和龙口庄泄洪之地,一下大雨,灾情险象环生!关乎民生的事情无小事,应该引起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积极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防患于未然。不要等事情发生了,再去解决那就后悔晚矣了!

和庄村水灾救援工作一刻不停,那里最危险那里就最需要救助。装载机承载救援人员到水淹最厉害的村民家中,装载机的车轮随着行进慢慢被淹没。

镇、村干部身穿雨衣冒雨救援,他们的面容虽然看不太清,但是他们风雨中救助村民的形象,永远铭刻在村民们的心中。

村里为受灾的村民准备了盒饭,通知大家都到韩丽华超市领取盒饭。

上级政府领导冒雨来和庄慰问受灾群众。

镇、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查看受灾坍塌情况积极救助。

洪水无情人有情,村民们深受感动。感谢镇上和村里领导的关心和照顾!

和庄受灾群众在村委村民们亲自做饭,口味上还比较满意。

和庄受灾群众在村委集体就餐,伙食上还比较不错。

这是和庄受灾村民在村委居住的地方,房间环境干净整洁,还比较舒适。

受灾村民吃住在村委,生活上和通讯各方面都比较方便。

受灾严重的村民,就是溪仪哥一家,当时水淹到他脖子,差点出事,幸好被及时救出。因洪水持续上涨有家不能回,和嫂子在和庄村委居住。

台风来了,淄博城际救援队24小时备勤,得到求助紧急赶来和庄救援。

和庄南窑厂靠近河道,因水流湍急,地形复杂,救援难度较大。淄博城际救援队用冲锋舟进行救援,几次尝试效果不佳。

救援人员乘坐装载机,到和庄水灾纵深南窑厂进行营救村民。

二舅和表弟还有连合叔,被洪水围困在厂子里无法脱身。洪水已经漫过一楼窗户,情况十分危急。

二辆119救援车,四辆装载机,一辆救护车相继赶来和庄进行水灾救援。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和庄洪水逐渐减退,救援终于成功。

感谢淄博所有奋斗在抗洪抢险的人们,风雨中矗立的不仅仅是闪亮的警徽,也代表党的形象,因为你们为人民无私的爱,正是有你们的守护,淄博才能更加平安!

当前防汛进入关键时期,也是发生次生灾害关键期,大雨持续不停,防洪防汛仍不可懈怠。龙泉镇防汛防洪紧急风险警示:

各村居随时掌握雨水情变化。密切关注村居内危房危堰、洼地积水、河道堤防等险情,拉好警戒线;密切监视村居附近是否存在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继续劝离居住地有风险的村民;系统排查贫困户、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是否安全转移;随时随地劝离防汛风险点看水玩水的村民及孩子,确保不出现意外。

一干渠、般河、龙西湖等河道、河塘水位居高不下,切勿在河边和桥上行走;家长们务必要看好孩子,切勿出去看水、玩水,要远离河道、积水区域;远离危房危堰、电线杆、塌方点等危险点;大雨侵蚀,山体松动,极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切勿上山看水,切勿在堤堰堤坝处逗留。

深秋时节,和庄念佛堂门前小花园培植花草,依然姹紫嫣红,一派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景象。

和庄念佛堂门前清净美好的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清净庄严的佛堂环境,同样可以让信众感受到佛法的力量,而这种无言说法的方式可能对人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养花养心,心中生花才会去选花,内心平静才能养好花。养花,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有人喜欢养牡丹,他内心向往大富大贵,有人喜欢养菊,他内心是淡泊名利,有人喜欢养莲花,他内心是高洁……

养花,养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不管你养什么花,都要用心去养,因为它也是有生命的,它也有感情,需要我们精心呵护。

养花不单纯是为了欣赏,也是养心。静心、精心和爱心。

一花一世界是凡人俗世中所悟出世界中,最高境界的一句名句。其实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每个人眼中的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最终得升。

花卉,每日每时都在无声无息地生长,我们要养好花卉,心也要静。静静地观察它的生长;静静地给它浇水、施肥;静静地给它剪枝、杀虫。心静了,全部注意力都转移到花上,能解除心理压力,身心得到比较好的放松。

养花就要爱花。花也是一种生命,它能净化空气,改变环境,给人带来美丽和喜悦。养花要像爱护生命一样的爱护花卉,才能养活养好,茁壮而美丽。

你要有爱心,就要时刻地关心它,爱护它,注意它每个微小的变化,不怕麻烦,不怕反复,有毅力要养活和养好,这也是对自己意志品质的锻炼。养花对养身、养心,消除疲劳,减轻心理压力,很有好处,还能增长知识,获得快乐。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年少。珍爱生命,珍惜当下。花卉已经逐渐占领人们的生活,心灵世界。花卉之内涵已深入人心。愿人们用花卉来点缀环境的同时,也能点缀自己的精神世界。

卧虎山上,地头堰根生长着一簇簇花椒树,大山的怀抱有成片的花椒树林。花椒树陪伴着我和其他小伙伴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我们在树下玩耍,我们在树下读书,我们在树下玩耍;我们在树下度过了无数个美好的时光!

我很喜欢花椒树。花椒树虽然不很高大,每到春天,万物复苏,花椒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每到夏天,骄阳似火,花椒树长出了绿绿的花椒;每到秋天,硕果累累,花椒变红了;每到冬天,大雪纷飞,冻得发抖的花椒树披上了白色的棉衣。

我最喜欢秋天的花椒树,小小的花椒有红豆那么大,一丛一丛的,每一丛都有五六十个花椒,我把鼻子凑近它,还能闻到淡淡的清香。花椒的皮是红棕色的,还皱皱巴巴的,剥开皮,里面有黑色的种子,你试着把这黑色的种子放在舌尖,哇,又麻又辣。如果你有蛀牙,牙疼的时候咬上一颗花椒,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花椒的叶子油绿油绿的,是长长的椭圆形,有半个手掌那么大,边缘还有细细地锯齿。绿色的叶子衬托着红色的花椒,真好看!不过你可不要离花椒树太近,因为它的树枝上有好多刺,谁要是敢偷花椒,这弯弯尖尖的刺可就得让你尝尝皮肉之苦了!

花椒树的花很小,简单可数的粉红色花瓣似羞般藏在枝叶之间。花朵特别嫩,特别小巧,似乎一股很小的风就能将她吹落。

花椒的味很浓。花椒可以用来做食用调料,还可以做麻醉药。听老人说,花椒叶子可以调凉菜吃,吃了祛火。花椒芽含有多种维生素,而且它还带有一种独特的麻香味,既解毒又活血。

花椒的用途广泛,不仅仅调味,它的种子还可炼油,可食用,可作肥料和饲料;果皮可制作香精,可入药,能固齿黑发明目治腹泻。据传在汉朝的时候,宫中妃子们喜欢把花椒水涂抹在卧室的墙壁上,以祈求多子。杜甫的《丽人行》中有“就中云幕椒房亲”的诗句,用途可见一斑。当然,花椒最广泛的应用还是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调味品。

盛夏时节,花椒树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蓬勃,刚刚微红的花椒颗粒一簇簇挂满枝头。布满芒刺的枝条,有的修长且舒展地向外延伸着,有的先向下弯曲而后又笔直向上;枝头的叶子和果子凸现出来,像舞蹈着少女的臂腕和纤手。花椒的香味溢满山坡每次来到卧虎山上都要停下脚步探头闻一闻,“嗯……好香啊!”每到此时,花蝴蝶异常的多,围绕花椒树飞着,有时在脸上颤一下,有时在肩头上亮个相。

八月中旬,是花椒粒最红的时候,先将大部分的颗粒采摘下来,晾晒在小棚子顶上。烈日炎炎的中午,那些不知名的大蝴蝶,快乐地飞动着,尽显着它华贵的姿容。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时而绕花椒树飞舞,时而在晾晒的花椒上聚拢,像是在窃窃私语。当看到它们聚在一起时,我和小伙伴们宁可不吃饭也要举着大扫把捕捉蝴蝶,弄得满头大汗。捕捉到的蝴蝶需按住脑袋用大头针钉在墙壁上和木板上,当做标本一样的收藏,然后夹在书里。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中,花椒树沐浴春风经历雨水。斑剥的桩干上刻录了岁月的年轮,但依然苍劲有力。不屈不饶中似乎向世人诉说着什么……,“授人玫瑰,留有余香。”有时,看似美好的东西,不能伸手去摘,玫瑰不仅有香气,也有霸气,香气源自漂亮的花朵,而霸气则来源于身上的刺。刺让玫瑰更高贵,更有尊荣,就像一位令人垂涎,又令人捧之若宝的美人一样,不敢对其有半点造次,半点亵玩。

花椒树何曾不是?花椒的香是另一种风情,同样受到世人的喜爱和追捧,被人类视为最出味的一种香料,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

椒香是我味蕾的最爱,没有麻香的美味,总觉食之无味。虽然花椒没有玫瑰那样的艳丽,也没赋予其更具特色的浓情蜜意,对花椒树来说,同样视之若宝,为了保护自己的果实,不被肆意践踏,长出宽厚尖利的刺,让人们望而却步,让那些对其偏爱的食客,也不能轻易摘到,只有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珍贵。可谓,越是难以得到的越想得到,得到了便会倍加珍惜。

原来,丑陋的花椒树,也有如此的尊严。看着眼前的花椒树,只在自己的土地上默默地生长,结果,舒心地伸展着每一个枝叉,守护着自己的尊严,油然而升多了一份敬重。

远离故土,却难以搁舍那份思乡的情怀。面对椒园,一缕椒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心旷神怡。我爱花椒树,更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铁路也是俺们取乐的地方,走铁路看谁走的远,掉下来就输了。火车来了蒸汽机呜呜冒白烟就是不躲开,火车司机放气喷我们,白色雾气直接看不到人。铁路两边都长棉槐树躲在里头捉迷藏。村子周边树木成林,爬树就成了儿时伙伴们的共同的爱好了。树不仅是我们儿时的玩伴,也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天的香椿和槐花,夏秋的果子,如枣子、柿子等。爬树的本领成了伙伴游戏活动,比谁爬得高谁爬得快。

夏天,树林里蝉鸣如笛,此起彼伏。

蝉知了蜕壳爬到高高树梢鸣叫,有人用竹竿绑上面筋去粘,竹竿也够不着。就用弹弓打,弹弓是用小车的旧轮胎皮剪成条状,用木杈和铁丝做把,童年生活自娱自乐。

时值天高气爽的秋天,采摘野酸枣感受酸甜,感受生活。酸枣树,在家乡的卧虎山上,那是漫山遍野,不管是在贫瘠的山坡上还是堰边上、悬崖上,随处可见。西山上采摘酸枣,酸酸甜甜的味道真好吃!山坡脚下,钻入一大片野酸枣丛,也不怕野酸枣那锋利的刺,采摘那枚枚红黄色的小酸枣。荆棘丛林,一簇簇挂满酸枣。鲜红的,绿色透白的,还未成熟的,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挂满枝头。酸枣树上,长满棘针,野果的诱惑,采摘酸枣披荆斩棘,也顾不得棘针扎手了。遇到熟透的枣儿,可以直接把它们放入口中。细细品尝野酸枣,酸与甜在口中交汇的美妙中,竟有酒香溢了出来。摘酸枣是我童年的乐趣,小时候每到酸枣成熟的时候,三五成群地结伴摘酸枣。酸枣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对治疗严重失眠有很大作用。天然野果,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rencai/91664.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