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沈阳光陆电影院(名城印象)

  • 职业人才
  • 2023-10-28 23:00
  • 龙泉小编

作者: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

沈阳光陆电影院(名城印象)

中国城市印象丛书之沈阳卷《名城印象·沈阳建筑图史》通过10个篇章、1100幅照片(其中老照片500余幅),展现了沈阳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建筑,尤其是沈阳市国家、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保护建筑,不可移动保护文物等的风貌,此外还穿插了一部分已不复存在的老建筑的照片。本书具有内容丰富、立意新颖而独特,结构系统、明晰,图史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是一部全面系统、生动形象地展现沈阳老建筑历史的画卷。

古城街区概述

从战国燕建候城,到辽代建沈州城,再到明朝扩建沈阳中卫城,直至清朝拓建沈阳城,沈阳古城由小到大,由土筑到砖砌,样式在改变,功能也在增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墙、城楼、城门、街道、广场在各自不同的年代陆续得到建设,改变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随着城市的扩建,城市的街道在岁月中流转、延展、变迁。它追随着历史的沧桑,叠印着一代代人的足迹,让我们真切感知城市所具有的生命韵律和不竭流动的血脉。

沈阳拥有较为像样的城墙应始于辽代。辽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候城旧址上建立了一座新城,新城的城墙用泥土夯成。因新城设在当时沈水(浑河)之畔,而名之为沈州。明代,沈阳为中卫城,明洪武年间守城的指挥官为加强对女真的防务,将土城改成砖城,城四周设立东、西、南、北4座城门。沈城的城市建设从明代开始有了飞跃。砖城的建设、城门的完善使城市的防御功能趋于完备,而十字街的确立开始了街区的划分。到了清代,又对沈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4门为8门,改十字街为井字街,之后城区的规划更为清晰。到了民国之后,随着沈阳的开埠及日本的侵占,沈阳古城之外,商埠地、“南满铁路附属地”及铁西工业区逐次形成并发展开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沈阳的城区在扩展,街区在不断变化着。沈阳古城街区的变化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它所留下的历史遗迹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城市在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沿革。在某种程度上说,从沈城的变化中便可以领略和勾画出沈阳历史的轮廓。

沈阳古城(1)

今天的沈阳市是在燕、秦、汉的候城遗址上发展起来的。从候城到沈州、沈阳,发展成为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战国燕于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97年开边建郡时在辽东郡中设候城县。“候”字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有“保护、护卫”的含意。候城作为临近辽东郡中部长城的边戍之城,在沈水(今浑河)之北的高地之上,建起厚墙高堡的古城,确有伺察动态、瞭望敌情、护卫边境的作用。候城初创,规模很小,几乎是一个筑城建塞的大军营。除戍守之军旅,原住民极少。后来局势稳定,便不断有移民商贾来居,贸易日盛,设施完备,渐具完整的城市面貌。

候城之后,辽金在此设置沈州直至元建沈阳路。元朝沈阳古城为夯土方城。明建沈阳中卫城,并于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土城改砖城,规模为:城周9里10余步,高2丈5尺;外围有两重护城河,里面的宽3丈、深8尺、周长10里30步;外面的宽3丈、深8尺、周长11里有余。4座城门位于城墙中间,封起城楼,建瓮城。城内东西、南北十字交叉两条大街,直通各门。1631年(后金天聪五年)清扩建沈阳城,城墙加高1丈,厚1丈8尺,女墙高尺,周长增加到9里332步,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十字街改为井字街,城门4个改成8个。各城门上有3层明楼,城墙4角有3层角楼。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沈阳改称“盛京”,满语为“谋克敦”(兴盛之意)。同时8个城门的名称定为:抚近门(大东门)、内治门(小东门)、德胜门(大南门)、天佑门(小南门)、怀远门(大西门)、外攘门(小西门)、福胜门(大北门)、地载门(小北门),门额外书满文、内书汉文。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又在城墙外增筑圆形墙——关墙(也称缭墙、边墙),墙上也开8门,即8个边门。至此,内方外圆、两重城池、“8门8关”的沈阳古城形成了。

清以后,沈阳曾几度易名,继1634年沈阳城改称“盛京”后;1644年清入关定都北京,沈阳为“陪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1664年沈阳作为“奉天府”首县变成“承德县”;1913年,“承德县”改称“沈阳县”,属奉天省辽沈道;1931年沈阳被日本人强改为“奉天市”;解放后改为沈阳市。沈阳古城的城墙、城楼、城门、角楼等随着岁月的流逝陆续破损继而被拆除。

抚近门。又称大东门或大东城门,是清初皇太极拓展沈阳城时开辟的8座城门之一,1631年建成,为3层围廊式建筑。城门台高3丈5尺,阔1丈8尺,内外两侧砌有7尺5寸高的女墙和60个垛口。城门上有城楼3层,歇山顶周围廊式,面阔3间,进深2间。城楼下方正中为券门,上嵌“抚近门”匾额。康熙、乾隆年间又多次重修。光绪末年,抚近门、内治门皆摧圮,城上各楼亦先后破败。1936年被拆除。1998年,沈阳市人民政府重修了仿清抚近门,成为沈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怀远门。又称大西门或大西城门,为方城式砖石构造,城门上筑有3层城楼,又称明楼或敌楼。歇山顶,周围廓式,面阔3间,进深2间,城楼下方正中为券门,上嵌“怀远门”匾额,内书汉文、外书满文。城楼周围筑有7尺5寸高的女墙,设有60个垛口。

西北角楼。沈阳明清古城墙外围的西北角楼,坐落在盛京城护城河西北的对岸,是砖城的西北角楼,建筑为3层,歇山顶周围廊式,面阔3间,进深两间,故称西北角楼。1905年3月,日俄奉天会战中,被侵略者炸毁。2000年8月,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出资,利用保存下来的部分墙体“修旧如旧”,重新修复了盛京古城的西北角楼。

沈阳古城(2)

瓮城。瓮城指建在城门之外、与城墙连为一体、高度与城墙相等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瓮圈。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清末瓮城形似“凹”字形,两侧的墙与城门洞的墙相连,围墙东西各辟一券洞门,入城的人须由瓮城门经主城门方可入城。沈阳的8座城门都建有瓮城,每座瓮城都由1个主城门和2个瓮城门组成,门上各建成敌楼。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沈阳中街。中街,是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四平街”“中街路”,为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横卧在沈河区中心。清初,改建沈阳中卫城为都城之时,改十字街为井字街,在钟、鼓两楼间辟为商业街,取四季平安之意定名为“四平街”,全长580米,宽约12米。1906年改建为石子马路。中街的百年老店百余家,闻名沈城,有老字号中和福茶庄、吉顺丝房、萃华金店、亨得利钟表眼镜行、天益堂药房等。

如今,中街是沈阳最繁华的街区,两侧商厦鳞次栉比,街面铺上了彩砖,改为步行街,成为沈阳又一处靓丽的城市新景观。200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十大著名商业街”。

钟、鼓楼。钟楼和鼓楼位于古城中最繁华的四平街(今中街)。钟楼位于现朝阳街与中街交汇处,鼓楼位于正阳街与中街交汇处。钟楼和鼓楼建于1637年(清崇德二年),东为钟楼,西为鼓楼,高约5丈5尺,楼为方形构造。两楼之间相距580多米,在东西南北4面各设孔门,台顶四周建有女墙和垛口,台上是两层檐砖木结构青瓦歇山顶方形大亭。顶层悬钟、挂鼓,二层置碑志,来往行人从下层十字孔门穿过。老沈阳人有“人从碑下走”之说。

钟、鼓两楼与8座城门楼、4座角楼交相辉映,其建筑十分壮观,可与盛京故宫建筑相媲美。1937年,钟、鼓二楼因城市扩建被拆除,但其遗址作为地名沿袭至今。

市府广场。位于沈河区市府大路与惠工街、青年大街、小西路、北京街的交汇处。这里原为空地,1907年日中合办的马车铁道在这里设站。京奉铁路修建后,1911年在此设京奉新站,并形成站前广场,日本人称为“中心广场”。解放后,沈阳市人民政府设在广场西侧,所以称市府广场。

经过不断修整改造,现今广场整体呈长方形,总面积约66200平方米。广场由3部分组成:升国旗区域、市民休闲区域、南广场区域。2006年,沈阳市府广场被评选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奉天满铁附属地。全称“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奉天附属地”,简称“满铁附属地”,位于今沈阳市和平区的中部西侧。

20世纪初,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部支线,并占用铁路东西两侧土地为“铁路用地”,约10700余亩。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沙俄,长春到大连段铁路称为“南满铁路”,归“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管辖,铁路两侧遂改为“满铁附属地”。

之后,日本侵略者又强行圈占铁路西段北部民地500亩(太原街至西塔地区),在十间房一带(今北市场)强行侵占民地165亩……至1936年,“满铁附属地”面积为平方公里。

日本侵略者规划以“奉天驿”(现沈阳站)为中心的放射形市街,并擅自把附属地内33条街道的中国街名改为日本街名:中间为“千代田通”,南侧为“平安通”,北侧为“浪速通”。整个附属地新市街为棋盘形的街道。1938年伪奉天市公署将“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大部分合并为“大和区”。界址是:东至三经路路西,南至浑河,西至铁西区兴工街路东,北至长大线铁路,总面积平方公里,区下设45个分区。

沈阳古城(3)

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大和区改为和平区,后由国民党接管了这块土地。直到1948年和平区才真正回到人民手中。

中山广场。位于和平区中山路、南京街、北四马路交叉处。始建于1913年,当时称中央广场。1918年日本人在此建“日俄战争纪念碑”(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其拆除)。1919年改为“浪速广场”。1945年,更名为中山广场。新中国成立后在此举行第一次国庆活动。1969年改名为红旗广场,并建革命纪念雕塑群像。1981年恢复中山广场名称。它历经日伪、国民党统治和文革时期,见证了沈阳的百年历史。

广场面积约26000平方米,呈圆形,以广场为中心,周围辐射出几条街道,是典型的日本风格。周围有欧式和日式风格的旧建筑8座,形成了中山广场周围独特的建筑群。

中山路。原名“昭德大街”,是沈阳著名的马路之一。与太原街、胜利大街、南京街及和平大街、北三经街等南北干道相交,成为沈阳东西主干道之一。始建于1912年,1919年被日本人改为“浪速通”,并开始在街道两旁修建各种建筑,在中山路从今日胜利大街到和平北大街的一段两侧,修建了大量的欧式风格建筑。1929年,陆续改成沥青路面,人行道为土路。解放后,中山路经多次维修改造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20世纪30年代,金融机构多会聚于此,成为当时与上海外滩相媲美的大街。

中华路。始建于1910年,当时称沈阳大街,日伪时期改称“千代田通”,1945年抗战胜利后定名中华路。这条路是日本人在通过火车站(今沈阳站)与胜利大街垂直的中心线上修筑的。沈阳大街向东与商埠地十一纬路相接,进而连通大西关马路,成为沟通“附属地”、商埠地和古城区的主要东西干线。今胜利大街、太原街、南京街、和平大街等南北主干道与其相交。初建时是块石路,1927年陆续改成沥青路。解放后,中华路进行多次维修。1986年在太原街和中华路的交叉口上修建过街桥。中华路西起胜利大街,东到和平大街,车行道长1406米,宽24米左右。

民主广场与民主路。民主广场位于和平区民主路、太原街、南二马路和裕民胡同的相交处。始建于1922年,当时称“平安广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该地为军事用地。1935年在广场东侧修建“平安座”。国民党时期称“中正广场”。解放后改称“民主广场”,并进行维修改造,在广场中央建一座3个少女与和平鸽的雕塑,旨在突出和平区区名的主题。后因修建太原街地下商业街重新进行改造。

民主路位于和平区中部、沈阳站的东侧。东起和平广场,西至胜利大街。2002年7月,开始改造修缮,全长1743米,宽22米,两侧人行道宽5米。

胜利大街。今沈阳站前南北大街。原名铁道大街,始建于1902年,全长1100米,是沙俄在“铁道用地”上较早修筑的一条土路。1907年,中日合办的马车铁道与铁道大街北端相接。1909年奉天驿(今沈阳站)建成后,马车铁道延至站前,火车站-老道口段改为块石路,铺有铁轨通行马拉铁道车。1912年,日本人把铁道大街南端延伸至南五马路并改为碎石路。1925年拆除北段马车铁道,改建有轨电车道。解放后,1949年5月翻修南五马路路段成沥青路。1957年取名胜利大街。后经多次扩建和维修形成现在的规模。胜利大街是沈阳市主要南北干道之一,也是主要东西干道的汇合道。

太原街。太原街北起中山路,南至民主广场(平安广场),全长3950米,是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区。1898年,沈阳火车站前沦为沙俄的租界区,“西四条街”成为太原街的前身。1919年“西四条街”被日寇冠名为“春日町”。解放后这条历经沧桑的百年老街才被正式称为“太原街”。

19世纪初,仅有十几家油盐杂货店铺。发展到今天,太原街已经拥有数百家临街店面、十几座现代化大型商场、数个国内闻名的大型专业市场和一条繁华的商业步行街。这里的日客流量达到百万,日交易额过亿,成为沈阳名副其实的商业繁华一条街。

和平广场与东北解放纪念碑。位于和平区和平大街与新华路、民主路的相交处,总面积为18521平方米,始建于1932年,当时称朝日广场。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崇德广场,解放后定名为和平广场。

在和平广场正中央威严矗立着一座标志着东北解放40周年的纪念碑。此纪念碑采用三角亭式碑形,总高度为米。主碑高25米,设计为变形的三角形子弹,碑体均用汉白玉装饰,主碑下部三面刻有三个相连的英文字母“V”和40只展翅飞翔的鸽子浮雕,“V”是英文“胜利”一词的首字母,鸽子是和平的象征。简洁的图案意喻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及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和美好祝愿。

铁西广场。位于铁西区建设大路和兴华街相交处,总面积约14307平方米。该广场始建于1935年。1943年由奉天驿(沈阳站)经南五马路通往广场的有轨电车道从环岛中间穿过,把环岛分为两半。解放后,1973年拆除有轨电车轨道,改为无轨电车绕岛而行,环岛两半合一。之后广场经多次改造。广场分4个路口,各种机动车辆和行人川流不息。铁西区政府、法院等机构坐落在广场周围。

建设大路。也称南五马路,始建于1935年,当时为沥青路面。1942年铁西广场以东路面铺设铁轨,通行有轨电车,1952年全面翻建。1979年10月拆除有轨电车轨道,改成沥青混凝土路,通行无轨电车。街心设绿化分车岛,快慢车分行。车行道长5900多米,宽31米,该路是城区最主要的东西干道之一。

文化教育(1)

文化教育是各朝各代统治者教化民众、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沈阳于明代开始设学,时称书院、社学等;清末在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开始兴办各种形式的学堂,1912年后改称学校,并鼓励私人办学;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爱国人士张学良、冯庸、阎宝航等人捐资创办了一些大、中、小学校。这些学校曾为沈阳的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状态的沈阳,随着英、俄、日等殖民主义国家的侵入,曾出现了许多洋人办的各种性质的学校。到了伪满统治时期,日本占有了原来沈阳的官办和民办学校,同时新建了多所大、中、小学,各类学校、教育场所。在“民族协和”“王道乐土”“东亚共荣”等招牌的掩盖下,对沈阳民众进行殖民地的奴化教育,摧残沈阳人民的民族意识,为日本侵略者培养顺民服务。

由于办学的环境和背景比较复杂,旧中国沈阳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也十分混乱。由此,大大地削弱了民族传统教育体系的发展,特别是日伪时期实行的奴化教育使沈阳本土民族教育处于低谷,许多中国官办的学校被迫流亡到关内。

东北陆军讲武堂。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东区珠林路25号。1906年由奉天将军赵尔巽创办,最初名为奉天讲武堂,之后不断扩大,并相继改名为东三省讲武堂、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等。1925年改为东北陆军讲武堂。1928年定名为陆军讲武堂,校址迁至东大营街22号。原1924年建于奉天北大营的陆军军官学校,1928年也迁至该址。九一八事变东大营被日军占领后,变为伪满中央陆军训练处,东北陆军讲武堂停办。解放后,朱瑞炮兵学校、军委炮兵学校、军委高级炮兵学校曾先后设立于此,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所在地。

东北陆军讲武堂为当时中国四大军官学校之一,是东北地区历史悠久、培养军事人才最多的军事教育机构,如今在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仍保留有部分当年东北陆军讲武堂的青砖平房。

东北大学。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现由辽宁省政府、辽宁省公安厅等单位使用。旧址建筑群绝大多数至今仍保留完好,教学区建筑布局采用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对称均衡手法,并统一运用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外形,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东北大学最初由张作霖于1921年创办,是东北地区创办较早的一所高等学校。校址最初位于大南关,后迁到北陵风景区东南部。1928年张学良兼任校长。1929年校园进行总体规划,由著名建筑师杨廷宝主持规划设计。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先后迁移北京、西安、四川等地,1946年迁回沈阳的原址。解放后其校舍改为政府机关办公用,后在南湖河畔建新校址,1950年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复名为东北大学。

冯庸大学。原址位于铁西区汪家河子村,现址位于铁西新区滑翔小区一带。成立于1927年,创办人冯庸,为沈城唯一的一所私立大学。学校设施齐全,采取军事化管理。主体建筑为忠字楼、仁字楼、中庸楼,并有自建飞机跑道。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强占并建成滑翔机场,后在北平复校。1933年并入东北大学而最终停办。旧址现为居民区和公园用地。该校仅存的一对汉白玉狮子现放于沈阳煤气总公司门前。该校在当时知名度很高,曾组织学生抗日义勇军参加淞沪会战、热河抗战等。

文化教育(2)

满洲医科大学。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今中国医科大学及附属一院。建筑多为日本和欧洲建筑风格相结合。前身为满铁1914年建成的南满医学堂,也称满洲医学本馆。初为两层后加建为四层,现为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体育馆于1927建成,为钢结构地上1层,现为中国医科大学体育馆。大学大典纪念馆于1932年建成,砖混地上2层,现为中国医科大学校部办公楼。另外还有其他建筑相继建立。1945年后,大学先后更名为中长铁路医学大学、国立铁路医学院、国立沈阳医学院。1948年11月并入中国医科大学。

奉天国立农业大学。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34号。该校始建于1926年,建筑为砖混结构,地上2层。

初名为农业职业学校,1927年改为奉天省立第一农科高级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领学校,1935年7月改名为奉天高等农业学校,1938年更名为奉天国立农业大学。1945年抗日胜利后该校成为东北大学农学院。1949年与他校合并成立沈阳农学院,成为沈阳农业大学的前身。之后沈阳农业大学定址东陵。这里成为沈阳军区司令部塔湾招待所。现该建筑已经做他用。

千代田小学校。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南一马路100号。1924年满铁在大连建满州教育专门学校,为专门培养小学教员的教育专科学校,1926年该校移至奉天。1927年,成立满州教育专门学校附属小学校,即千代田小学校,专门招收日本在华侨民子女。1949年在原址上成立东北第一育才小学。后与满州教育专门学校旧址进行合并,先后改为沈阳市121中学、沈阳市育才学校。现为东北育才学校北校区。

萃升书院。位于沈河区南顺城路98号,现朝阳街第一小学校西北侧。始建于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与铁岭银冈书院、辽阳襄平书院并称盛京三大书院。1736年(清乾隆元年)改为盛京书院并进行扩建。1762年始称萃升书院,成为当时沈阳的高等学府。著名文豪王尔烈、程伟元等均曾在此讲学,各地的优秀学子纷纷前来就学。1901年改为校士馆,后为沙俄军队据为马棚和军营而毁坏严重。1905年为奉天教育总会会址。1928年张学良捐资重建萃升书院,定期发行《萃升丛刊》。日伪时期改称“奉天大同书院”。

萃升书院的历史文化渊源留存至今,现旧址所在地的翠生社区就以它命名。

奉天法政学堂。位于小西门外。1906年奉天仕学馆改为法政学堂,其目的为“造就法政通才”,为新政储备人才。初于大南关租用民房作为讲堂,次年于小西门外购置盛京第一旅馆作为新校舍。课程以中外法律、政治、经济等实用课程为主。1912年将高等学堂并入,改称奉天官立法政专门学校。民国时期著名人物常荫槐、刘尚清等毕业于此。

奉天游学预备学堂。位于沈河区桃源街114号。1905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创立,专门招收“国文精通之学生,肄习日文、英文,以备出洋留学”。1906年改办奉天高级实业学堂,1931年为奉天公立专门学校,1947年为省立第一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63年起为沈阳市第17中学。

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位于沈河区沈阳路南苇巷41号。1905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创办师范传习所(简易师范学校),为沈城中等师范教育之始。1906年在东华门外八旗协领衙门旧址建立奉天官立女子师范学堂,开设有修身、教育、国文、史地、家事等课程。1913年改为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停办。郭松龄夫人韩淑秀即毕业于此。曾为沈阳市第49中学校址,今为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东校区。

文化教育(3)

南满第一中学堂。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旧址位于和平区南昌街13号。建筑为砖混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楼内装饰在当时比较先进,大厅地面由大理石铺就。

1919年由日本人投资兴建,当时为日本贵族学校。1946年,由高惜冰等倡导在北平(北京)创办的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东北中山中学回迁到沈阳,以南满第一中学堂为新校址,1955年改为沈阳市第39中学,1996年恢复东北中山中学校名。

南满中学堂。位于和平区北二马路79号。1917年由满铁开办。现存建筑为1918年时所建,3层砖混结构。至1929年有学生349人,其中一半为中国学生,另一半为日本学生。1946年为国民党教育部中学辅导处。日本投降后日侨、战俘遣返时曾作为日侨难民收容所。沈阳解放后改为东北团校。曾为沈阳市第23中学。

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学校。位于和平区北五马路41号。由日本人创办于1921年。因临中山路(伪满时称“浪速通”)而得名。由满铁建筑课设计,3层砖石结构。至1946年为私立济民女子学校,1950年为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办公楼,1955年成为沈阳市第四十中学。现为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同泽男中(同泽中学男校)。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万泉街14号。1925年由张学良拨款兴建,1927年落成。1928年又增建大礼堂和3层教学楼,师资、设施均为当时一流。张学思即毕业于此。沈阳解放前夕改称辽宁省立第四中学。沈阳解放后与他校合并,成立沈阳市第二中学。1952年沈阳二中迁出,旧址现为沈阳大学师范学院北院。

文会中学。位于沈河区小南街南翰林路8号。前身为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在省城商埠地创办的文会书院,1910年校址迁至大西边门外,1920年改为文会中学,1924年改为高级中学校,1942年被日伪停办。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校并合并了文华中学(1915年创立)。1958年原沈阳市第49中学设于其旧址,其后又几易其名。1983年起改为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今沈河区文会街因文会书院而得名。

奉天同泽女子中学。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承德街3号。校舍由杨廷宝设计,主楼外观为哥特式风格。1928年由张学良出资创办,初称奉天女子中学校。开辟了东北近代女子专门教育的先河。1929年改称沈阳同泽女子中学。首任校长为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王捷先。1937年后由日本人管理,先后改为奉天第一女子初级中学、奉天第二国民高等中学校。解放后改为沈阳市第三中学、沈阳市第三女子中学等。1989年为纪念张学良建校的功绩,改名沈阳市同泽中学,2003年恢复女校的建制。

奉天中学堂。位于大东区大北关街137号。前身为创办于1905年的奉天普通中学堂。当时该校作为具有先进思想的办学实体,成为废科举、兴学堂之先锋。次年易名为奉天中学堂。1912年起先后改为奉天省普通中学校、奉天省立第一中学校、奉天省立第一高级中学、辽宁省立第一高级中学等。1945年改为辽宁省第十一中学,1946年易名沈阳市第一中学。1949年起定名为沈阳市第五中学,是沈阳市最早的一所中学。著名音乐家阎述诗和教育家车向忱曾在此任教。2002年原教学楼被拆除,原有的遗迹被新的楼房取而代之。

文化教育(4)

私立兴权中学。位于大东区航空路11号。其前身为1931年创办的私立兴权中学。1933年伪满利用兴权中学校舍强办奉天第三初级中学。1936年改为奉天两级中学。1945年10月改为第五中学。1946年迁至小河沿原日本“在满小学”校址,并易名为辽宁省立沈阳第一中学。现为沈阳市第一中学。

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东区东顺城街育才巷10号。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810平方米。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呈长方形。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房、影壁、前楼、礼堂和后楼等建筑。

该校1905年创立,始称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1910年至1913年,少年周恩来曾在此读书。解放后为沈阳市第六中学,后为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校舍。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已经成为周恩来读书旧址纪念馆,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基地,现为东北育才学校的一部分。

奉天省城中央模范两等小学堂。位于沈河区南顺城路98号。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先后称为中央两等(初等、高等)模范小学校,奉天省城官立第四初等、高等小学校,成为沈阳市最早的公办初等学校之一。1910年与第二、第三两等学堂合并为奉天省城中央模范两等小学堂。1932年改为奉天省立第四小学校,1937年改为沈阳市文庙两级小学校,1938年改为奉天市公立一心国民学校、国民优级学校,1945年改为辽宁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60年改为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至今。

奉天公学堂。位于和平区南昌街5号。建于1919年,1920年校舍落成。分初级四年制和高级两年制。1937年改为奉天新高国民优级学校,1945年改为光复小学,1947年改为南昌小学,1956年改为和平大街小学,现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

葵寻常小学校。位于和平区南十马路73号。1937年由满铁地方部工事课建造,砖木结构。当时所收学生均为日本人。1945年8月改为辽宁省第三中学。沈阳解放后为沈阳军区政治部驻地。1962年为沈阳军区八一学校,1964年改为沈阳八一第一小学,现为沈阳市第124中学。

满铁奉天平安小学校。位于和平区南京南街31号。1932年由满铁工事课建造。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校舍荒芜,变为原苏联军队的骑兵饲养场。1947年后恢复为学校。沈阳解放后为沈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70年为沈阳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现为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私立光华小学校。位于沈河区小南街南关天主教堂西院。原为天主教教会学校。1938年改为奉天市私立光华国民优级学校,1952年改为光华完全小学校,1959年起改为小南街第二小学。

奉天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位于沈河区乐郊路43号。1919年由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本科学生迁至小南关原皇学旧址(原奉天维城学校)改办而成,为3层砖石结构。1920年接收了沈阳县立师范预科、本科各一班。1921年接收省立第二高等国民学校并将其改为附属小学。1927年添设师范专修科,后又添办初级中学。现为沈河区素质教育培训学校。

沈阳广播电台(“奉天放送局舍”)。沈阳广播电台最初由张作霖建立。其前身是奉天无线广播电台,该台1928年1月正式开始播音,是我国历史上第4座公办广播电台,是东北政令传播中枢。1928年“东北易帜”后,改称沈阳广播电台。九一八事变后,该台被日军占领,改称“奉天放送局舍”,1938年日军为了进一步侵华,将其升格为“奉天中央放送局”。1945年日本投降,该局告终。该处现为辽宁省广播电台播音楼。

文化教育(5)

伪满奉天公报馆。旧址位于今大西关大什字街路北。1931年由日本关东军委任日本人若月太郎创办,该报一方面宣传“共存共荣”,另一方面关注中国政局,竭力防止排日活动。七七事变后,日本认为东北大后方已经“巩固”,无需更多的宣传机构,1937年8月该报停刊,原建筑已不存在。

盛京时报社。位于今沈阳市和平区柳州街路西。原建筑现为沈阳市税务局稽查局等单位所使用。

该报由日本人中岛真雄于1906年在大西门外创办。日本侵华后该报在沈阳发展迅速,它名义上是“开通民智”,联络“中日邦交”,实际却是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1945年,日本投降后停办。

奉天国际运动场。位于和平区民主路126号。建于1930年,由伪满“奉天体育协会”筹办,满铁投资兴建,总占地面积为万平方米,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场之一。椭圆形钢混结构,四周有看台坐席万个,400米环形跑道6条,同时有足球场、棒球场、网球场、相扑场等。1946年曾改名为中山体育场,沈阳解放后改名为沈阳市人民体育场,并多次修缮扩建,后被拆除。2003年起为体育休闲广场。

满铁奉天图书馆。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和平区南一马路84号。1910年日本人在满铁附属地的日本小学校内开设图书阅览室。1915年开始称满铁奉天图书馆。1920年建成该址,面积约1061平方米。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是满铁奉天图书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藏书由几百册增至10万册。1948年解放后,由沈阳铁路局图书馆接收。2009年1月该图书馆拆除异地重建,新馆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三马路10号,现正在施工中。

东北书店。位于和平区中华路220号。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书店成立,同年11月12日,新华书店马路湾门市部正式开业,仅半个月就发行《东北日报》90余万份,图书10余万册。1946年国民党垄断了沈阳的图书发行权。1948年沈阳解放后,东北书店重建马路湾门市部,是解放后沈阳市开业时间最早的综合性书店。1949年东北书店沈阳分店改称新华书店沈阳分店。马路湾新华书店隶属沈阳分店。

大观茶园。位于和平区盘锦路20号。1922年由何福臣、李震阳等人建办。1935年王兆琛经营时,将木结构的大棚改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成为当时北市场里条件较好的剧场。1948年沈阳解放后,由东北文协接管,改名为唐山评剧院。1951年改名为东北评剧院。1979年归属辽宁省文化厅,经过翻修改建,新添电影放映设备,使之成为影戏两用剧场。1982年5月,定名辽宁青年剧场至今。

庆丰茶园。位于沈河区正阳街。始建于1908年4月,原建筑为木结构的简易茶园,名为庆丰茶园,又名翠芳楼。1931年翻建成3层楼,定名庆丰电影院。1933年由日本人经营,改名奉天大舞台。抗战胜利后改称沈阳大舞台。后几经易名,于1981年定名为沈阳大舞台。现为刘老根大舞台,因上演东北二人转而闻名全国。

奉天剧场。位于市府大路154号,前身是兴建于1910年的奉天堂,1941年重建,改名富士映画馆。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上映日语原版片专对日本人开放,解放后改为民族电影院。

南座戏院。位于和平区太原南街287号。1932年由日本人兴建,砖混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有坐席1932个。原称南座映画剧场,后改为重庆大戏院。也曾称为红星剧场、华夏民俗村,现为SOS俱乐部。

平安座。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民主路260号。由日本人投资,建于1935年至1940年,建筑外部呈军舰式造型,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地上8层,地下1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心砖围护墙。

初为专门放映日本电影的场所,解放后改名为宏大影院,1956年改名沈阳市文化宫。2007年,旧址大楼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缮和改建。改造后的文化宫已恢复其公益性质,重新成为沈阳广大民众休闲娱乐的场所。

光陆电影院。位于沈河区中央路2段。影院始建于1935年,翌年夏建成,为当时沈阳市内中国人自己建造的规模最大的影院之一。该影院坐南朝北,两层,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沈阳解放后对该院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维修扩建。1984年该院发生大火,1986年重建,1987年竣工。该影院重建工程荣获1987年哈、长、沈三市观摩评比金奖。

满铁奉天社员俱乐部。位于和平区南京南街36号,1924年设计,1925年建成,砖石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1984年在原址重建,1986年竣工,曾为沈铁文化宫,现为刘老根大舞台。

同泽俱乐部。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七纬路14号。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为仿西式2层建筑,红泥瓦屋顶,钢混框架结构。由张学良于1930年出资建成。日伪时期改为沈阳电影院,1950年改名为劳动宫,1959年改名为艺术宫,1966年改名延安电影院,1977年恢复沈阳艺术宫名,2006年恢复同泽俱乐部原名。现为沈阳同泽俱乐部海鲜美食府。

工业(1)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清政府在大东边门外建立了奉天机器局,开创了沈阳近代工业之先河。清末民初,随着沈阳城市的开埠、工商的发展,沈阳城市工业用房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近代工业兴起之后,沈阳先后划出了沈海、大东、商埠地、铁西等工商业区。沈海、大东工业区位于沈城东部,它是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以军工为主的民族工业区,可以说,沈阳的近代工业是在这里兴起的。相继开办的工厂有奉天军械厂(后称东三省兵工厂)、奉天大亨铁工厂、奉天纺纱厂、肇新窑业公司、奉天陆军被服厂、奉天迫击炮厂和粮秣厂等工商企业。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以“满铁附属地”为中心,构建城市政治、经济体系,使沈阳成为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机械、军火、飞机等重工业中心。日本将沈阳原有的工矿企业占为己有,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始建设殖民地工业,陆续建立了大批新的工厂,为日军扩大侵略战争生产军需品,并根据“伪大奉天都市计划”,在沈阳西南部开辟了铁西工业区,建设了机械制造、电器、制药、制革、制铁、制钢、木材、造酒、制麻等各种类型工厂200多家。

沈阳解放后,这些工厂回到人民的怀抱。经过建设和改造,这些工厂焕发了青春,使沈阳成为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而沈阳的一些工业用房、老建筑,特别是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建筑,不仅见证了沈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民族工业畸形发展的历史,也见证了日本侵华、进行经济掠夺的历史。

奉天机器局。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大东区大东路138号,始建于1896年,1900年被沙俄所占,后经交涉收回。先后改称奉天制造银元总局、东三省制造银元总局、奉天造币厂。1920年并入奉天军械厂,改为军械总厂代造币处,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定名为辽宁造币厂。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占领,改称“满洲中央银行造币厂”。沈阳解放后几易其名,1987年定名为沈阳造币厂。

奉天机器局开创了沈阳近代工业的先河,浓缩了沈阳近现代百年经济史。如今该厂院内尚有保存完好的20世纪初建的办公楼,厂区四周仍是涂有朱红油饰的两米多高的大墙。

奉天英美烟草公司。位于沈河区小西路64-8号,为砖石结构地上三层。总公司在伦敦,1907年在奉天(沈阳)设厂,名为大英烟草公司,1909年在奉天生产出第一种马蹄牌卷烟。1931年改称启东烟草股份有限公司,由英国人经营。1931年赵一曼曾在此当工人并宣传抗日救国活动。1952年后并入沈阳制烟厂,后改为沈阳丝织厂有梭织机车间,再后来被沈阳市邮政总局购买。现为沈阳市引进企业工作协调办公室。原建筑仅保留了一部分。

奉天陆军被服厂。位于大东区津桥路68号。始建于1917年,至1929年是当时东北最大的军用被服厂。九一八事变后,改为伪满陆军被服厂。1938年改为军需部陆军工厂。1946年改为联勤总部沈阳被服总厂。沈阳解放后先后改为沈阳第一被服厂、三○一被服厂、解放军总后勤部第3505工厂。

奉天军械厂。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大东区东塔街6号,后称东三省兵工厂。1921年10月张作霖创办,占地约18万平方米。至1928年,发展成全国规模的综合性工厂。九一八事变后为日本人所占,改为关东军野战兵器厂,后改为奉天造兵所株式会社。1946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称“兵工署东北区接收委员会沈阳兵工厂”。其后几次易名,今为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现厂区内仍有两座保留完好的小楼,一处曾是兵工厂督办杨宇霆的办公楼,另一处曾是建于1927年的两层楼,现为公司图书馆。

工业(2)

奉天迫击炮厂。位于惠工广场附近。1922年在沈阳北大营奉军修械司及医院旧址上兴建,1926年正式定名为奉天迫击炮厂。与奉天兵工厂同为当时东北较大的两个兵工厂。其后又在西下洼子建设新厂,1927年两厂合并。1929年改为辽宁迫击炮厂,并附设民用品工业制造处。1931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国产货运卡车,命名为“民生牌”。1934年伪满在旧址上成立同和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解放后改称五三工厂,现已拆除。

大亨铁工厂。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大东区大东路178号,为欧式建筑,砖木结构,两层,2层以上为空中花园,设有圆形凉亭。工厂始建于1921年,由杨宇霆投资并任督办,1924年始粗具规模,主要生产马拉炮车、火车车厢等,为当时沈阳最大的民营工业企业之一。九一八事变后为日本人所占,改为“株式会社满洲工厂”。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政府改名为中央机器公司沈阳机器厂。1953年更名为矿山机器厂,之后进行投资扩建,重获发展。2009年矿山机械厂搬迁,旧址办公楼和水塔被保存下来。

肇新窑业公司。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惠工街92号。由杜重远于1923年创办。办公楼为中西合璧式,又称“杜公馆”。曾作为很多用途使用,现为沈阳台商会馆。

1926年,肇新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首创中国机械制瓷,将日本陶瓷挤出东北市场。九一八事变后受日本人排挤而遭严重摧残。1948年改名为肇新陶瓷厂,1949年变为公私合营,1966年改名为沈阳市日用陶瓷厂。工厂旧址位于大北边门外小二台子,今已无存。肇新窑业公司是沈阳民族工商业兴起的标志。

奉天纺纱厂。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和平区抚顺路60号,为欧式建筑,砖木结构,主体建筑为2层,中间上部另起钟楼1层,拱券式门窗。2000年旧址遭违法拆除,后由政府责令在原址复建。现为沈阳富通房屋开发公司办公地址。奉天纺纱厂于1923年正式投产,属官商合办工厂。1928年始,刘少奇同志曾在此领导工人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该厂为日本占领,并曾扩建。1946年改为沈阳纺纱厂,1958年改称沈阳纺织厂。

该厂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最大且最具现代工业意义的民族棉纺企业,见证了辽宁民族工商业的兴衰。

日本时期铁西工业区。铁西区原称西工业区,也称新地号。因位于奉天(今沈阳)市西部,又是南满铁路(今长大线铁路)的西侧而得名。

铁西地区在清末时期是一片农耕土地。从1916年开始,日本在此地设立了满洲制糖株式会社,1920年设立了满蒙毛织株式会社(今沈阳毛纺厂),1924年设立了满蒙制麻株式会社(今第二纺织机械厂),这是日本在铁西区最早设置的3家工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以“南满铁路附属地”为中心,构建城市政治、经济体系。之后,日本根据“大奉天都市计划”,将南满铁路以西揽军屯、于洪屯等约20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定为西工业地区而进行大力建设。

1940年后,沈阳成为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机械、军火、飞机等重工业中心,而且日本在铁西一带建立起了各种原材料工厂。据统计,当时建立及正在建设的工厂达300多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铁西区。这些工厂企业成为日本继续进行侵略扩张的物资供应基地。

满洲麦酒株式会社。位于铁西区建设东路46号。1934年由日本“太阳株式会社”“麒麟株式会社”两家啤酒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工厂于1936年投产,设备在当时属先进,为当时辽宁境内唯一生产啤酒的工厂。先以“太阳”牌为注册商标,后改为“麒麟”牌。最高年产啤酒万吨,主要供应侵华日军。1945年,前苏联红军进入沈阳后,由秋林公司接管,所生产啤酒供苏军使用。沈阳解放后改为解放啤酒厂,后几经改名,1949年定为沈阳啤酒厂。2008年,位于其旧址的沈阳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搬迁。2009年11月,由香港华润集团投资建设的位于该厂原址东、西厂区的“华润置地·凯旋门”和“置地广场”项目启动。

铁西工业区。新中国成立后,铁西工业区成为我国“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建设的以机械工业为主体,涵盖机床、重矿设备、通用机械、电力机械、冶金、化工、纺织、轻工、建材等多个工业门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享有“机床之乡”“共和国装备部”之美誉。目前,铁西工业区大部分工厂已改制搬迁,并建立了沈铁新区。

伪满陆军兵工厂南满分厂。位于大东区正新路42号。厂区占地4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现存老建筑多处,分布在厂区及家属区,包括现工厂办公楼用房、医院用房、数座工人住宅为红砖两层楼房、俱乐部旧址、商店旧址等。

1939年建成投产,名为陆军兵工厂南满分厂,任务是修理和装配战车。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称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九十工厂文官屯分厂。1948年11月改名为东北军区军工部沈阳兵工二厂。1951年6月始称国营七二四厂。1957年又名国营东北机器制造厂。2009年9月改为沈阳东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商业(1)

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沈阳,在历史上不仅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商业的中心。清朝初年开辟的四平街(今中街),在沈阳形成了最早的商业中心,促动沈阳的工商业迅速发展。“流金的路,淌银的街”成为人们对四平街的生动描绘。围绕四平街及古城内外的大小店铺星罗棋布,成为通商关内外的贸易中心。到了清末民初,繁华的四平街上修起了石子马路,街道两侧竖立起一根根电线杆。许多财力雄厚的商家开始大兴土木,扩建铺面,使古老的街店焕发了更加繁荣的生机。旧中国的四平街成为沈阳最古老的传统商业街,见证了沈阳民族商业的发展。

1906年沈阳开埠,盛京将军赵尔巽划定怀远门(大西门)和外攘门(小西门)外区域为外国人居留地;划定东起西关边墙(今青年大街),西至“满铁附属地”东界(今和平大街),南起和平区十一纬路,北至皇寺大街,这片与沈阳古城面积差不多的区域为首开区。这便是后来的北市场地区,也是沈阳一个以娱乐、餐饮为主的商业活动的重要集聚地。之后商埠地进一步拓展。沈阳开埠后数年间,美、德、英等外国资本家陆续投资,正在兴起的民族资本和官僚资本也竞相在商埠地开展业务,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沈阳逐渐成为中西商业荟萃之地。

20世纪20年代,奉系军阀统治沈阳之后,沈阳的民族商业进一步繁荣,在中街、北市场、南市场等地带,各种商号迅速建立起来。伪满时期,随着“满铁附属地”的建设,新的商业街——“春日町”(太原街)成为沈阳又一条重要的商业街。这条街上大都是带着外来资本的外来商户。

商业一直是老沈阳的招牌。北市场、太原街、中街,这3个名称不仅是沈阳的地标名称,更代表着沈阳近代商业的发展史,在沈阳城市商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秋林洋行。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山路90号。1906年,俄国商人伊万·雅科夫列维奇·秋林在中街鼓楼北创办秋林洋行。该行于1923年在“南满附属地”新建营业楼,1925年迁至现址。商店大楼外形为欧式建筑,3层营业大楼总营业面积约2800平方米。

1937年易名为藤田洋行奉天支店,由日本人主管日常经营事务。日本投降后由前苏联政府接管。1953年转售中国,改名为中国国营秋林公司沈阳分公司。其后几易名称与隶属。1975年后又相继易名为友谊商店、友谊公司、秋林公司。

吉顺丝房百货店。沈阳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中街路北。建于1914年,其营业场所是当时奉天城内四平街一座独一无二的2层青砖楼房,由于经营有方,成为同行业的老大。1925年,吉顺丝房拆除旧楼,在原址建起一座中西合璧式5层高、现代化设施齐全的大型商业建筑,成为四平街最大的百货商店。

解放后改称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成为中街地区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商家之一,总营业面积(含路南)1万平方米。这家近百年的老店从古至今都是经营理财宝地,素有“吉随春夏秋冬转,顺受东西南北财”之美誉。

吉顺隆丝房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曾为沈阳车辆电讯商店。位于中街路北沈阳第二百货商店东侧。

利民商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28年,是沈阳中街最早成立的商店之一。解放后成为沈阳第二百货商店地下商场,沈阳人都知道的“地下商店”。中街改造后成为沈阳春天百货有限公司的一部分。

商业(2)

七福屋百货店。位于和平区中山西路南侧。1906年由日本人设计施工,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局部6层),地下1层。1934年重新翻盖。1940年改为三中井百货店。沈阳解放后又加盖1层。此楼先后作为工业展览馆、辽宁轻工商店、倍思亲大厦、成大方圆药房。现为维康大药房和旅店、网吧等。七福屋百货店是当时沈阳最早出现的大型商业建筑。

奉天满蒙毛织会社百货店。位于和平区中山路49号。1932年开业,为“奉天满蒙毛织会社”(开办于1918年)所办。该店当时建筑面积约为430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地上6层,地下1层。为沈阳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百货商店。1936年扩建后在南八条(今新华广场)设有分店。1945年9月被日本人炸毁。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在原址先后开办振声百货店、荣生百货公司。沈阳解放后几易其名,现为沈阳市第一百货商店。

三井洋行。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山路108号。建于1937年,该建筑外观全无装饰,是中山广场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建筑。后改为“日满空军大楼”。建国后,曾先后为沈空司令部、警备区司令部。1962年为省电子工业局。现为招商银行等单位办公楼。

伪满奉天输入组合(“满洲”输入株式会社)。位于和平区民主路109号。建于1931年6月,钢混3层结构。现为和平区公安分局。

大阪商船株式会社。位于和平区中山路98号。钢混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现为沈阳铁路分局房产段。

天益堂药房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中街路83号。1824年建立,占地面积约1165平方米。20世纪30年代改2层砖木结构为2层水泥预制结构。主要经营中药材及自制中成药,并有中医坐堂诊病。清宣统年间天益堂成为奉天四大名药店(广生堂、宝和堂、万育堂、天益堂)之一。1956年,药店公私合营。“文革”期间天益堂一度称“人民药房”,1980年恢复原名。2009年进行重新改建。

天益堂以其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良好的信誉,继承发扬了传统中医文化,显示其中华老字号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

中和福茶庄。沈阳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中街路168号。1882年开业,前身为中和祥茶庄分号。初为平房,1929年改为仿古式2层楼房,正面顶楼拱形墙上有麒麟图案及文字。中和福自家对茶叶进行筛选焙炒,技术精良,别具一格,闻名全省,并远销域外。日伪时期,因茶叶货源断绝,被迫挂起“煎饼铺”的招牌。解放后变为公私合营,其后几易隶属关系。20世纪80年代后恢复了“文革”中被废除的字号。

萃华金店。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中街路48号。1895年创建于城内四平街(今中街)附近的出颖胡同(俗称银楼街)路北,创始人为锡伯族人关锡龄,初名“萃华新首饰楼”,又名“萃华新银楼”,1902年改称“萃华金店”。1928年总店迁至四平街路北。日伪时期金店被迫改营百货。1950年后自动停业转行。1985年正式复业。1988年起开始进行体制调整。2004年金店总号复名开业。

“兴农合作社”。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和平南大街43号。此楼原名“康德楼”,后为“兴农合作社”办公楼,又称兴亚会馆,为砖石结构。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中正大学学生宿舍和图书馆。解放后为前苏联专家招待处、沈阳军区第三招待所,“文革”期间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办公楼,改革开放后为省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曾由辽宁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使用。

商业(3)

那家馆。旧址位于沈河区沈阳路90号(图1)。俗称“那家白肉馆”。其前身为位于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园,成立于1874年,创始人为满族人那吉有。后迁至大东门里路北,更名为那家馆。1937年迁往北京。1957年在沈城重新开张。“文革”期间改为利群饭店。1979年重新挂起了那家馆的招牌。后迁至铁西区沈辽东路20号(图2),于2005年停止营业,原址为洪湖甲鱼火锅店。其品牌菜白肉血肠独具满族民间传统风味。历经百年的那家馆以其特有的浓郁地域文化气息而名扬辽沈。

鹿鸣春。位于和平区十一纬路40号。始建于1929年,1953年公私合营,1995年起停业,2008年变为民营企业重新开业。鹿鸣春接待过无数的中外名人,有“辽沈无双味,天下第一春”之誉。张学良曾题词“办好新店,鸣春三省”。抗战期间,高崇民曾将鹿鸣春自己名下股息捐于马占山将军作抗日之需。

北市场。位于和平区东北部,南临市府大路,北靠皇寺路,西与南京街毗邻。总面积平方公里。1920年开辟,在市场内开设内外贸、批零兼营的洋行。日、英、美、法、德等国先后在市场附近设立领事馆并组建商会。1927年已有包括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等40个行业1369户。1936年至1939年,日伪当局对多种商品实行专卖和统制,使北市场的商品品种日趋减少。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大批失业者从事废旧物资买卖以维持生计,北市场成了旧物摊贩市场。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北市场商业区进行彻底改造,根除了妓院,取缔了烟馆和赌场,拓宽街道,铺上了沥青路面。20世纪80年代后北市场商业区内各种经济成分的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修理业等网点纷纷建立,成为沈阳繁华商业区。21世纪初,北市场经过综合改造,呈现出新的面貌。

东关市场。为沈阳最早的菜市场,被誉为“盛京第一行”。大约形成于清道光(清道光元年为1821年)年间。当时在小东门一带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早市,经营蔬菜、副食等,也叫“东关菜行”。至同治初年已颇具规模。1933年伪满将市场迁至抚近门附近,即今大东副食现址,改为奉天市营东关市场,俗称“大东菜行”(也称大东圈楼)。而原来的东关市场称为“小东市场”。1958年正式定名为沈阳大东副食商店,现为大东副食品商场。

大和旅馆。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山路97号。建于1929年,建筑面积12700多平方米,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装饰华丽、造型美观,为沈阳地区最早出现的大型豪华旅馆建筑,建成至今未曾改变用途。大和旅馆当年是在沈外国人社交场所,也是日本策划殖民侵略之地。1931年10月,日本关东军首脑在此密谋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2月16日,伪满洲国在此发表“建国”宣言。国民党统治时期称铁路宾馆,解放后为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际处。1948年11月,以陈云为主任的沈阳军事管制委员会暂住在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接管工作。1950年3月1日,访问前苏联归来的毛泽东曾在此下榻。1954年改称辽宁宾馆至今。

悦来客栈。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山路沈阳站前北部。建筑最初为中西合璧式风格。19世纪20年代进行改建,使之与周围日式建筑相适应。该客栈有客房百余间,店内设有会客室,并陈设古玩等。是当时沈阳比较大的旅馆,与沈阳站、沈阳铁路宾馆彼此呈对称形状,构成了沈阳近现代重要建筑群之一。1950年改造为国营沈阳饭店,今为沈阳医药贸易大厦。

伪满奉天旅馆。位于和平区天津北街100号。建于1933年,建筑面积约2340平方米,为钢混结构,并设有电梯,是当时高标准的大型旅馆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几次进行更新改造,曾改名为东北旅社。1983年起称为东北饭店,是涉外定点饭店。2003年拆除。

泰东大厦。位于和平区十一纬路附近。该建筑为钢混结构的5层大楼。现为人民宾馆。

奉天中央大厦。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新华路78号。该建筑为砖混结构,楼高3层。现为和平区人民法院。

伪满奉天大谷大厦菱藤阁。位于和平区北九马路2号。该建筑于1936年左右竣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5层。曾为辽宁省军区第一招待所东楼。现为年华国际大厦。

奉天青云寮。位于和平区南三马路2号。该建筑为3层砖石结构。20世纪20年代为日本关东军宪兵队使用。20世纪30年代到1945年为绥大警务处使用。曾为沈阳铁路局第二招待所,一部分已作为他用。

登瀛泉浴池。一处位于和平区抚顺路62号(图1),另一处位于和平区十四纬路10号(图2)。该浴池于1922年开业,初为砖石结构平房,后改为两层楼房,外观为洋式门脸,内部有高侧窗采光的中庭空间。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并进行扩建。一处是位于北市场的大申休闲浴宫;另一处为沈阳盛世登瀛泉大渔港,于2008年停业。登瀛泉浴池为当时沈阳城同行业中创建较早者,知名度较高。

游乐场。位于和平区中山路5号,建于1932年。解放后曾为辽宁饭店、辽宁省交通厅,1959年改为接待东欧等国家领导人的内部招待所,1962年改为华侨旅行社,1986年起改称华夏饭店。后原建筑拆除,现为华夏大厦。

行政机关(1)

沈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座有着特殊地位的北方城市。它曾作为清代开国前的都城和开国后的陪都、奉系军阀的大本营、日本侵略者殖民统治的重要据点、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早期活动中心,而几度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政治活动的中心。

清政府定都北京后,盛京为陪都,奉天将军(后改盛京将军)东三省总督府先后设在这里。1657年置奉天府于盛京城内;1664年设承德县;1913年更名沈阳县;1923年8月设立奉天市政公所;1929年改称沈阳市……在旧中国沈阳的历史上,各个不同时期设立或成立的不同职能的行政机关,随着社会的变迁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当年各个时期的行政机关办公用的建筑有一部分消失了,今天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或图片来认知它们;也有一部分承受住历史的打磨而保留了下来,并且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成为今天沈阳建筑格局中的一部分。

奉天省议会大楼。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桃源街118号。始建于1906年,为仿欧式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是当时奉天省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整栋楼的建筑雕工精美。目前遗留旧址为原大楼的南配楼。

该建筑最初为奉天省咨议局大楼,1912年后为“奉天省议会”所在地,1928年,曾改为“奉天省高等审判厅、检查厅”,解放后曾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现为一家工厂使用。

东三省总督府(将军行署、奉天行省公署、奉天省公署)。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盛京路28号。1907年清正式建立行省,设东三省总督。盛京将军行署被裁撤,设立东三省总督府。1908年总督徐世昌在将军行署东建成行省公署,为西式楼房,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20世纪20年代后张作霖曾在此办公,张学良的“保安总司令部”也曾设于此地。伪满洲国时期,改为奉天省公署,统办东三省政务。解放后交由辽宁省纺织研究所使用,曾为辽宁省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该楼现破损严重,仅剩正面的2层主楼。目前文物管理部门正在进行维修。

盛京三陵衙门。位于大东区三陵巷(抚近门东),始建于1748年,为传统四合院,目前破损严重,仅存正房5间,被有关单位临时租用。有关部门正在准备维修。随着清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旧址也引起世人瞩目。盛京三陵衙门即盛京三陵总理事务署,是总管永陵、福陵、昭陵事务的办公场所,与礼、户、兵、刑、工五部并列。总理事务大臣由盛京将军兼任,后归属东三省总督。当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东巡祭祖,都由三陵衙门负责接待。

奉天商务总会。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朝阳街192号,大楼为中西合璧建筑,对研究沈阳工商业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奉天商务总会前身为1874年成立的“公议会”,1902年改为奉天商务总会。1924年建成现址并迁入。1928年随着“东北易帜”,改称辽宁总商会,次年改称工商总会。九一八事变后改为奉天市商会。1938年4月与日本奉天商工会议所合并改组为奉天商工会。1945年,沈阳工商界临时组成辽宁商工总会,1948年沈阳解放后解体,在原址成立沈阳市工商业联合会。1991年后对外称沈阳市总商会。

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华路一号,建筑为典型的欧亚风格,与沈阳站、医药大厦彼此呈对称形状,构成了沈阳近现代重要建筑群之一。现为沈阳铁路宾馆等单位。

行政机关(2)

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前身为1907年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奉天设立的出张所。1912年9月,“奉天驿”前的办公楼竣工,满铁奉天地方事务所与奉天共同事务所一起迁入该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停办。

满铁奉天公所。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朝阳街131号。现存建筑始建于1921年,兼有中国和日本古建筑风格,平面为封闭式四合院。1946年12月,国民党政府将现馆舍拨给沈阳市立图书馆使用。1948年11月沈阳解放,由人民政府接管。1992年该址归沈阳市少儿图书馆使用至今。

满铁奉天公所以办理满铁对沈外交事务为名,搜集东北地方政权和沈阳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山路101号。始建于1926年,建筑面积3300多平方米,由日本人设计承建,造型设计庄重坚固,外型美观,为近代欧式建筑。

该楼初建时为日本官商合资金融机构——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行。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从旅顺迁至沈阳,驻在此地,至“伪满”洲国成立后迁至长春。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曾为苏联红军司令部。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成为沈阳市总工会的办公地点。

伪满奉天警察署。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中山路106号。1906年日本设立伪满奉天警察署,负责“南满铁路附属地”地方治安。地址最初在西塔西侧一俄国人住宅内。1927年11月建新址,1929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建筑风格古朴。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为沈阳市公安局所用。

此建筑里留下许多历史痕迹,如中国共产党在沈阳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奉天支部第一任书记任国桢,就是伪满奉天警察署逮捕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当天,它是日军向沈阳城发起进攻的重要据点之一。

满铁奉天铁道总局。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包括两处建筑,分别位于今和平区太原街2号和4号。1933年3月,满铁在奉天设立铁路总局。1936年10月,为了实现全满铁路的一元化管理,满铁于奉天设立“铁道总局”。两处建筑分别为奉天铁道总局舍(2号)和奉天铁道总局本馆(4号)。

奉天铁道总局本馆建于1936年,由满洲大林组建筑施工,1940年10月16日竣工,建筑面积21700多平方米,为近代日式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庄重,其豪华的内部装饰和外部规模为当时沈阳办公建筑之首。初为奉天铁道总局,院内曾为日本关东军第29联队练兵场,九一八事变之日日军炮轰北大营的240毫米榴弹炮就架设在此。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曾为东北国民党军司令部(后改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解放后至今为沈阳铁路局办公楼。

奉天铁道总局舍于1935年开始施工,1936年10月31日竣工。初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所有,后曾为伪满宪兵司令部所在地。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一直为辽宁省政府所用。

伪满奉天市公署。沈阳“奉天市政公署”旧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广场西侧(小西门外)。现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所用。位于沈河区市府大路260号,市府广场西侧。为近代日式建筑,呈天井形结构,由褐色外墙砖照面。建筑面积15500平方米。该楼体量大,外观雄伟,堪称当时奉天(沈阳)一流的办公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伪满奉天市公署前身为1923年8月成立的奉天市政公所,1931年4月改称沈阳市政公所。位于沈河区沈阳路一段。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沈阳,成立伪满奉天市政公署,1936年4月改为伪满奉天市公署。1937年12月位于原奉天公园内的现旧址竣工。沈阳沦陷后,土肥原贤二在此就任第一任日伪奉天市市长。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沈阳市政府办公楼。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历经修缮、扩建,一直作为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楼。1996年又在原建筑基础上加盖了2层。

行政机关(3)

日本特派员办事处 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兰州北街4号。始建于20世纪初,曾是荷兰驻伪满洲国公使馆、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会馆和东北九省运输局所在地。1935年日本在奉天设立日本特派员办事处。现被改建为沈阳铁路局第一招待所。  

北大营。位于北大营西路。始建于1907年。营垣略为正方形,四周建有土围墙,占地约9平方公里。其建成后一直是军事重地,是保卫沈阳的北面藩篱。这里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1911年奉天新军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于北大营策划驱逐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郭松龄曾在此成立东三省陆军军官教育班;1931年日军炮轰北大营,东北军自卫还击,在这里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战的第一枪;1948年驻北大营的国民党130师起义投诚,解放军得以从北部顺利进城。如今,北大营的旧址已经荡然无存,现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沈阳万通公司所在地。  

日本驻奉天独立守备队司令部。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沈河区北三经街71号。始建于1930年,1934年竣工,建筑面积119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欧式建筑。建筑设计新颖别致,造型高雅壮观,装饰富丽堂皇。原为汤玉麟公馆,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占领,为“日本驻奉天独立守备队司令部”(日军第一独立守备队)驻地。该址建国后曾为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住所。此后曾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办公地址。现一部分为汤公馆食府所用。 

俄国领事馆。位于沈河区北三经街51-8号。始建于1906年,1907年至1917年为俄国领事馆早期用房。1931年至1945年为南满铁路株式会社。  

英国领事馆。位于和平区二纬路4号(八一公园附近)。1906年11月英国在奉天开设总领事馆,据《东北年鉴》载,领事区域为辽宁全省各埠(营口及海城以南各县除外)及吉林全省各埠(长春及特别区属各地除外)。禄福礼、吴理斯、务谨顺等曾任过总领事。该址曾为时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欧东寓所,现已被拆除。  

美国领事馆。位于和平区三纬路22号。1906年美国在奉天设立领事馆。据《东北年鉴》载,领事区域为辽宁省各埠。该建筑2000年春被拆除。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位于沈河区北三经街9号。1906年6月,日本正式设立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设立之初馆址为原左宝贵将军住宅(今小西边门里)。1911年新址开工,1912年8月竣工,为欧式风格,占地万平方米。馆址东侧是俄国领事馆,西侧是英、法等国领事馆。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苏军占用,为前苏联驻沈阳总领事馆。20世纪60年代沈阳市政府交际处使用该馆。1985年为沈阳迎宾馆并沿用至今。  

德国领事馆。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河区北二经街19号。1907年德国在奉天设立领事馆,据《东北年鉴》载,领事区域为辽宁全省各埠。最初地址不详。现旧址由德国建筑师设计,是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式建筑。西楼现为沈阳军区政治部幼儿园,东楼为住宅。  

法国领事馆。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和平区八经街10号,建于1931年。现为沈阳市移动通信公司所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72113.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