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广州达德(父亲张文与香港达德学院的创建)

  • 职业人才
  • 2023-12-20 23:00
  • 龙泉小编

张文经历

广州达德(父亲张文与香港达德学院的创建)

张文

我的父亲张文(1887年-1960年),广东梅县人,1906年考入韩山师范学堂,毕业后在家乡和新军中任教。1910年考入保定“陆军大学堂”并任中国同盟会保定支部军事部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任北伐粤军总部参谋长兼前敌指挥。南北议和后,任中央陆军第四军参谋长并授陆军少将。1913年任民国陆军部军学司编译处主任、创建“陆军学会”并任副会长,兼陆军大学、东三省讲武堂教官,陕西讲武堂校长。1923年授陆军中将。1926年兼任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教官。1927年任第八路军首任参谋长、北路军参谋长兼代总指挥。1933年任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参谋团参谋长,坚持实行“联共、抗日、反蒋”方针政策。1935年任“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执委。1938年任“第四战区党政军干训团”教育长、东江游击挺进纵队总指挥所参谋长。1940年任“军委会桂林办公厅”参议兼第四、七战区顾问,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任民盟南方总支副主委、广东民盟主委,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常委兼组织部部长。1949年后,任首届全国政协筹委常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法委员、广东省监委副主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南总副主委、广东民盟第一至四届主委等职。

1946年8月,蒋介石政权公开登报对张文、李民欣等数十名广东籍的抗日将领宣布“被退役”。时任广东民盟主委的张文由接到上级指示火速赶到我家的谢一锋通知马上撤离,并由谢一锋亲自协助、陪护到粤港轮船码头,目送张文撤赴香港。

创建达德学院

广州达德(父亲张文与香港达德学院的创建)

达德学院

张文到达香港后,首先组织成立由广东民盟成员组成的筹备小组,成员有张文、李伯球、丘克辉和时任民盟南总机关报《人民报》编辑部主任的张琛等。张文得知同乡钟鲁斋创办的香港南华学院将迁往广东汕头继续办学,不再回香港办学的消息后,就拟在学院旧址上筹办一所新大学。

校舍的来源与解决。当张文与原南华学院教授丘克辉前往位于九龙太平道与亚皆老街交叉处的南华学院旧址实地考察后,却失望地发现该校址已被某工厂占用,不可能成为新学院的校舍。失望之际,张文想起民促代主席蔡廷锴在九龙屯门的青山郊外购有一片园区,虽然该园区不具备筹办学校的理想布局,但仍不失为一种替代方案,于是便找蔡廷锴商量。蔡廷锴对张文非常尊重,当即无偿把园区借出并爽快地把园区内房屋钥匙交给张文。

董事会成员的来源。董事会是学院最高决策机构,筹备初始的董事会组成人员以民促中理会理事为核心。大家公推民促主席李济深任董事长(尚未到港),校董有民促的蔡廷锴、何香凝、张文、杨建平,以及民盟和农工党的丘哲、李伯球、杨逸棠、丘克辉等。后来又增补李章达、李朗如、冯裕芳、邓瑞人、黄精一等人,由民主党派人士组成达德学院决策机构的董事会。

广州达德(父亲张文与香港达德学院的创建)

1934年,张文与达德学院董事会成员丘哲等人合影

学院名称由来。民盟南方总支部副主委丘哲提议,引用《中庸》书中“知、仁、勇三者,天下达德也”一句中的“达德”拟为学院名称。此议得到在港校董和筹备小组成员的认可,并确定下来。

开办资金的来源与构成。学院筹备的启动资金由董事会确定每位校董负责募捐1000港元以上,并开始为建校集资、募捐。其中,杨建平捐5000港元、丘公冶捐3000港元、潘君勉捐2000港元等,第一次共筹集了两万港元左右。当时,每位校董都非常明白,中共方面的领袖还住着陕北延安的窑洞里,指挥着边区军民抵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和轮番军事围剿,经济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在港的中共组织在经济方面也相当困难。因此,校董们非常自觉地避免向中共方面的代表要募捐、要资金。相反,校董杨建平还出资与中共方面合建贸易公司,在贸易上给予相互支持与帮助。

后来,达德学院的经济来源有依靠学生缴纳的较其他学校略高的学费,亦有依靠海外华侨和其他社会组织赞助和支持的经费。

教师的主要来源与构成。学院的法政、商经、文哲三大系和新闻专修班,由民盟成员邓初民、沈志远、黄药眠、陆诒四人分别担任系主任和班主任,由陈此生担任教务主任。

除此之外,其他教授或客座教授绝大多数来自两年前曾已紧密合作、结成文化抗战统一战线的“桂林文化界抗战工作协会”成员,其中共产党员有:杨东莼、狄超白、张铁生、林林、华嘉、梅龚彬、周钢鸣、萨空了、司马文森、刘思慕、梁若尘等,民盟和其他方面的有:邓初民、沈志远、陈劭先、千家驹、宋云彬、钟敬文、石兆棠、陈此生、叶启芳、黄药眠、高天、林伦彦、楼栖、莫乃群、陆诒、梁嘉等。

其中,来自原广西建设研究会的是千家驹、陈此生、杨东莼等;来自原《救亡日报》(桂林版)的是郭沫若、夏衍、林林、周钢鸣、华嘉等;来自原《国际新闻社》(桂林总社)的是黄药眠、陆诒等;来自原《广西日报》的是总编辑叶启芳等。

学生的主要来源与构成。学院学生有一部分是通过在香港和海外的报刊公开登报招生招来的;有一部分是经内地民盟支部、其他民主党派和共产党方面介绍和推荐前往香港报考的;亦有一部分生源来自民盟南总在海外的支部和分部,以及经所办侨校、侨报所推荐的。因此,达德学院中的海外侨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949年初,海外学生占学生人数过半之多,成为与香港其他大学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筹建达德学院期间,身兼民促组织部部长、民盟南总副主委、民盟广东主委等职的张文,依靠几十年长期从事民主、文化运动所形成的人脉优势,承担着与众多民主党派人士和文化人士的沟通联系等工作。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筹办这所大学,张文直接搬到位于屯门青山丘克辉的简陋家中寄住,两位最熟悉情况的筹建主将不分昼夜、同心协力筹办“达德”。

不久后,经过丘克辉向香港当局教育司帮办递交申请书、校舍平面图、主要教员名册和招生计划等资料的正式申请程序之后,港英教育司正式答复:同意试办,根据现有校舍,本期批准招生名额在200人以内。于是,达德学院筹备小组即于1946年9月正式公开刊登招考新生启事,其时香港教育司亦派督学前往考场监考。

10月,一所在香港教育史上创造了从筹建到正式开学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的纪录、集合了一群学术巨匠和海内外对真理如饥似渴的中华民族青年学子的“达德学院”试行开学(因多位校董不在香港,因此开学典礼延至次年补办)。

2003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达德学院”旧址列为古迹,指出“该建筑物见证了香港在近代中国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

(作者:张凤珠 系张文之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91256.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