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公司招聘 -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 公司招聘
  • 2023-10-26 21:00
  • 龙泉小编

越了解石角,越觉得石角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像之前说过的: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石角田野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石角草原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石角马头石

这几个地方,无一不令人感到心境明朗、感叹自然的奇妙,如果说以上美景以自然为主,那接下来要说的“九厅十八井”就是纯粹的人文景观啦~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九厅十八井”是清城区石角镇马头石村的一处古民居建筑遗址。整体格局仿北京翰林院的建筑样式,且传说宅内共用大梁一百零八条、有门一百零八扇,巷宽九尺,暗合易卦九九之数,神秘难测。这座古宅院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有不少气派的名头,清远“翰林院”、“九厅十八井”、区级文物、“广东名胜古迹”、防御性建筑、城堡式古老宅院

“九厅十八井”的由来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九厅十八井”占地5724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准正方形,由围墙、宅前水塘、主体大屋、两侧厢房及宅院后部的碉楼构成。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九厅十八井”灰白的高墙庄严肃穆,立于墙下,外来之人顿生壁垒森严之感。墙高六米、厚七十多厘米,墙外之人丝毫不能洞悉内里乾坤。古宅的唯一入口建于东面围墙南端,是一个小门楼,共有三层,楼上是古时更夫、门卫的住处,门楼的门口镶嵌了坚硬的麻石条,与硬实、厚重的木门构成了一首稳固的防御体系。只是被日军炮弹轰炸后,已经看不出原本面目了。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进入门楼后,本该看到左边作为接待访客的客厅,右边作为读书习文的书厅,取知书达礼之意。但那时的精致荣华早已看不见,仿佛只剩下这一方牌匾彰显不凡。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穿过门楼,眼前是一块二千平方米大小的习武场地,只是杂草丛生,荒芜破败之感扑面而来,原本场地东、西分设有两条高一米多的麻石作为升旗台,如今也看不出了。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习武场前面是一个大水塘,原是一道天然的景致及天然的护宅防线,水塘深两米多,敌人不能轻易进犯。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习武场后就是宅院的主体建筑,五列屋宇夹着四条巷道呈南北纵列。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右数第一条巷道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右数第二条巷道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当中一列是三进的厅室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正门之上分别镶有木刻、石雕、壁画,大都颜色脱落、尘土蒙表。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正门入内,本是一个高及门顶的镂刻雕花屏风,上面曾悬挂一块上书“翰林院”的牌匾,后来此匾毁于“破四旧”时期,雕花屏风也不知何时不见了踪影。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进入大门依次纵深而入,分别是头厅、八柱大厅与上厅,八柱大厅左右是耳厅,五厅之间有曲折回廊互通并夹有二方天井,格局方正平整。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三进厅室两旁分布着两列呈三间两廊布局的房子,据说二百多年前这里是房屋建造者分给七个儿子作为他们各自的住所。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宅院边上紧挨围墙是两排各十间厢房,呈夹护厅、房之势;厅、房、厢之间有四条巷道隔开,间厅、房之间各可连通,设计巧妙。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自南向北穿过巷道,从巷尾门楼走出,是雕楼遗址所在,雕楼处于整座宅院的尾部,呈东西横列,建于一米多高的台基上,楼高十数米,紧挨围墙。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人们可以从高墙上散布的若干大小各异的枪眼、炮眼和观察孔感受到几分百年古宅抵御外敌进犯的肃杀、凛然。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正面中间仅有一门出入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内里左右横列十八间房,一房为一井,称为“十八井”,房间作村寨存放粮食、兵器之用,正中一厅供厨娘使用,为妇女厅,房前有井一口,二者作为村塞抵御外敌围寨的粮、水储备,关系重大。“十八井”前左右各有一间厨厅,与门厅、书厅、头厅、八柱大厅、上厅、左右耳厅、妇女厅合称“九厅”,这就是“九厅十八井”的名称缘由

“翰林院”的传说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大屋”的创建者叫钟声亮,(据族谱记载,钟氏原籍潮州,乾隆年间迁至清远,后定居石角马头石)。钟声亮子承父业,以耕耘、烧炭为生;其弟钟声明,兄弟俩成家后各立门户,分家时,父亲钟子奇考虑到长子家境较幼子充裕,就把一头小黄牛分给长子,家中的大水牛可作耕耘之用,便分给了幼子。钟声亮顺从了父亲的意愿,并没有嫌弃小黄牛,而且悉心喂养。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心肠好自有福报。一日,钟声亮牵了小黄牛外出放牧,在田野里,小黄牛用角将一段田埂推倒了,露出一大堆白银,共计九车十八磅,钟声亮自此发迹,富甲一方。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钟声亮的长子钟应魁勤奋好学,得钦点七品京官,铨选巡政厅,荣耀无比。钟应魁得知父亲暴富的消息之后,便悄悄托人仿画了一张北京翰林院的建筑式样图纸,并带回家乡仿造屋宅。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十八年后,“九厅十八井”竣工,钟氏父子准备迁居之际,钟应魁才猛然想起,自己并无翰林院学士的功名,不宜居住这样规模和式样的住宅,否则难免儿子越级的忌讳。钟应魁将此疑难求之于同在北京为官的潮州兄弟翰林学士钟鹏飞,钟鹏飞欣然同意以其名义“入火”(搬居),并亲笔题写了“翰林院”三字牌匾,悬于正门头厅的雕花屏风上。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有了“翰林院”牌匾的荫护,当地的地方官吏就无法干涉,钟氏父子终于顺利地入住“九厅十八井”了。往后,牌匾成了钟氏后人的骄傲,牌匾以其尊贵的身份及趣谈式的传说一直留传下来,牌匾于文革期间不幸被焚毁,百年荣耀终如流水去,只剩下屏风上挂牌匾处浮华远去的空间以及古老的脍炙人口的传说。

翰林院托教(石角有一个清远)

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大屋”人气最旺的时候,钟氏族人有三百多人居住里面,后来陆续迁出,大多迁在围墙旁边,如今约有二十余户一百余人,形成“大屋村”。2015年7月,78岁的钟耀葵最后一个搬出,钟氏人全部离开大屋。

这座历史悠久、颇具清代风格的大宅院见证的清代建筑的发展史,是极为珍贵的实物史料。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保存它并传承下去。虽然这里已经被渐渐遗忘,但个中爱好者不能不来亲身感受一番。

出行建议

地址:清远清城区马头石大屋村(导航【九厅十八井农庄】即可到达附近)

PS:由于这里离石角马头石(丹霞地貌)很近,所以顺便去逛逛也很不错哦~

(部分图片及资料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gongsi/71356.html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