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的事件让其他味业企业可能“坐收渔翁之利”,以“零添加”为产品标签的企业近期纷纷加大了产品宣传力度,在各大超市打出“零添加”的宣传标语。位于四川的千禾味业就是其中一家公司,下面就聊一聊千禾味业这家企业。
千禾味业成立初期以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为主营业务,但是受到上下游挤压和竞争激烈导致,千禾味业从食品添加剂向调味品转型。千禾味业开始以中低端酱油和醋为突破点,但是中低端产品竞争过于激烈,后来又开始向中高端和“零添加”转变。千禾味业之所以进行转变,也是为了与海天、李锦记等品牌错位竞争。
随着产业的转型,千禾味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也开始提升。
初期,千禾味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和贵州等西南区域,后来逐步开拓其他市场。到2020 年,西部以外区域收入占比已达 47%。
而从各个区域的毛利率来看,西部区域的毛利率最高,南部区域最低,而南部区域也是海天和李锦记的“根据地”,想渗入到南部区域,必须要花费更多的费用和更低的价格。
所以,千禾味业发展高端和“零添加”的调味品也是无奈之举,为了避免和强大的对手直接竞争,千禾味业不得不选择错位竞争。那么当前我国调味行业的整体情况如何?
我国的调味品行业是一个“一超多强”的行业,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行业的绝对王者,其在2021年取得了酱油、耗油、酱料和食醋的四个品牌第一,而其他企业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比如:北京的王致和,江苏的恒顺,广东的李锦记、厨邦,四川的千禾和保宁。
调味品企业销售对象主要有三类,家庭、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而50%的产品销售至餐饮业,30%销售到家庭中,20%销售到食品加工企业。所以,餐饮业是调味品企业的主要客户。
从主要调味品销售对象来看,海天和李锦记主要以餐饮业为主,千禾和厨邦主要以家庭消费为主,尤其是千禾绝大部分的产品都销售给家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也和各家企业的产品属性有关,由于千禾主打高端品牌,所以对于餐饮业而言,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更加便宜的成本,而家庭消费则更加注重健康。
然而,调味品行业的未来一定是向着健康化前进,本次海天事件也是源于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和在日本销售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
日本之所以更加重视产品的“零添加”,这主要是因为日本酱油龙头企业龟甲万在 2010年推出鲜榨酱油,也正是这个转变,让龟甲万的销售额从 2011 年的 11 亿日元提升到 2015 年的 87 亿日元。受益于这一最新的健康大单品,到 2019 年龟甲万的市占率达到 33.3%。
本次事件,让大家对于调味品的健康属性更加的重视和关注,可能会引起一场市场格局的“振动”,就看哪些区域企业能够抓住本次机会,而从目前市场的反映来看,千禾味业好像领先了半个身位,但是要撼动海天的市场地位,则是非常困难的。
千禾味业在今年业绩表现不错,尤其是在二季度,业绩更是“亮眼”。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15 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为1.19 亿元,同比增长80.6%。 二季度,营业收入为5.33 亿元,同比增长30.5%;净利润为0.64 亿元,同比增长145.3%。
而从产品销售情况来看,酱油是千禾味业的第一大业务,上半年营收达到了6.04亿,其次是食醋,而食醋的增长最快。
上半年,千禾味业面临着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大幅减少了广告费用,然而这次事件,给千禾味业免费打了广告,并且还深入人心。
然而,我们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千禾味业的对于债务的管控,这家企业居然没有长期贷款,也就在今年上半年才有4000万的短期贷款,所以财务压力并不大。
并且其手持了4.67亿的现金,可见该公司虽然营收不高,但是财务状况非常良好。
但从千禾味业的应收应付账款可以发现,千禾味业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基本相当,说明其在产业链中议价能力并不强,而海天味业则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其应付账款是营收账款的15倍。
这就是千禾味业和海天的差距,海天味业的产业链和渠道更加的稳固和成熟。
目前,千禾味业的股价虽然只有15.08元,但是其估值并不低,市盈率达到了61.08,虽然低于历史中位数,但是仍然很高,如果要支撑这么高的估值,那么就需要千禾味业持续保持高增速。而能否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速,就看其经营者的能力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以上分析仅为学习分析使用,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