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泉人才网 - 职业人才 -

教育咨询(高层视点丨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紧密相连)

  • 职业人才
  • 2023-12-28 17:00
  • 龙泉小编

“优化教育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是支撑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升级版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认为,目前,从正规正式教育到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资源建设,呈现“蓝海”乃至“深蓝海”态势。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现代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高度重视,并作出了长远战略部署。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政策导向是什么?就相关问题,本刊对话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力。

张力认为,“教育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来都是连在一起的。未来5年和更长时期的主攻方向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足中国大地,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一直奋斗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在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中,不断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新的辉煌。”

教育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

在线学习:请您谈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

张力:教育现代化,在世界范围内一般指后发国家在工业化阶段追赶先发国家的教育变革过程,也是教育制度体系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现代化,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从清廷开设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学堂为学校,废除读经,向西方工业化国家教育制度靠近。许多仁人志士谋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探索现代化路径,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的民众,依然很难有多少受教育机会,文盲长期占总人口的80%以上,这是旧中国屈辱百年、积贫积弱的一幅缩影。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的教育现代化,经过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长期探索,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谱写了教育现代化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亿万人民的宏伟篇章。

在线学习:请您阐释一下教育现代化各个时期的特点。

张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烽火中兴学重教。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对浴血奋战的军民开展普及教育,使教育为提高人民军队战斗力、动员组织工农大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改造旧中国教育制度,持续开展大规模扫盲运动,向工农及其子女敞开学校大门,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不断完善,为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启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道路,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打下了人力资源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统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所取得的历史性新成就,为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教育现代化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迈开新的步伐。

展望2035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基本格局

在线学习: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时,我国将形成怎样的基本格局?

张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行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充分显示了教育现代化锚定国家现代化目标,又比国家现代化超前实施、标准更高的战略意图。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既需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基,也需要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支撑,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预计2035年我国教育的基本格局将由三大板块构成。

第一大板块,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第二大板块,涵盖国民教育体系各个关键领域,筑牢人一生中系统化的学习阶段基础,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多方位细化部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从均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迈上新的台阶,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相关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第三大板块,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完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形成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教育管理制度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社会依法共建共治的教育治理体制机制更为到位,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支持教育现代化,再以教育现代化更好支撑国家现代化。

“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点

在线学习:如何理解“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定位和政策导向?

张力:“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年,根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长远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和更长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总体要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有关目标任务作出具体谋划,为全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定下了基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层面。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到实处。

第二,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将全面提升师生的素质素养能力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各界进一步通力合作,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为发展素质教育凝聚更大合力,夯实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

第三,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继续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还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面向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教育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专门教育等保障机制,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第四,高中阶段教育趋于普及,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已在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也将加入多样化发展行列。从高中阶段到高等教育、乃至研究生阶段,既要优化职普分流,更要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亿万青年提供多条成长成才之路。

第五,适应新发展格局对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需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要增强适应性,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全方位参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补齐民族地区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领域短板,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营造教育与学习服务健康业态,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加快搭建符合国情实际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在线学习:那么,将有哪些量化指标和项目工程?

张力:与上述目标任务相配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教育发展量化目标稳中求进、突出重点。从2020年到2025年,全国学前毛入园率从85.2%增至90%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91.2%到超过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4.4%提高到6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8年增至11.3年。五个领域“教育提质扩容工程”,覆盖普惠性幼儿园、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平台,其中,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促公平的项目将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相应地,全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还将确定更多量化指标和项目工程。这都集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思想,显示了面向现代化深度开发人力资源的意向,展现了通过教育拓展人口质量红利进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终身学习理念凸显学习型社会本质属性

在线学习: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概念有什么异同?以往的政策文件常见终身教育的表述,为什么“十四五”规划纲要用的是“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张力:21世纪以来的许多国际组织政策文本,更加倾向于以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覆盖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界定“正规教育、学习、非正规教育、非正式学习、顺带学习或无约束学习”等概念。在教育制度化运行的同时,弥散泛在、自助互助式的公民学习需求日益旺盛,教育与学习相关服务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有了迅速拓展,教育与学习行为从受供给侧资源约束转向由需求方自主选择,因此,“终身学习”比“终身教育”的理念更能体现学习型社会的本质属性,“终身学习”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政策方向,在发达国家率先实践、形成社会共识。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成就举世瞩目,其中也包括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实践。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确认,“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然后纳入1995年《教育法》条款,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此后党和国家政策文本中交替出现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

2015年修订的《教育法》规定,“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继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文件就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作出部署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明确要求“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在重申“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上,进而要求“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实际上,国家层面的法规政策正在赋予终身学习更多期望,以顺应时代潮流,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终身学习服务升级版

在线学习:您曾讲过,要打造我国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升级版。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张力:新时代我国教育现代化迈上新征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总体要求,立足基本国情,打造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升级版。这是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政府和学校力量是有限的,还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依法参与。为此,优化教育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成为支撑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升级版的关键环节之一。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政策领域一直在探索切分服务属性和优化供给方式。围绕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非公共服务分类,进而从纯公益、慈善性服务,到准公益、半公益、混合所有制的服务,再到非营利、微利和营利性的服务,逐步形成从“有为政府”到“有效市场”之间的“光谱”。而且,我国适用三类服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趋于健全,尤其是在教育服务领域,已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前面。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确定了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文件迈开新步,要求推动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申,既要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又要继续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部门发文要求,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同时,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优质化。可以说,国家政策导向十分明确。

我国已进入教育—学习资源的“战国时代”,能者为师、愿者为生的格局已经形成,当人工智能介入后更是如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打造终身学习相关服务升级版,需要加强政府配置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在促进公平、适应困难群体需求上全面负责,汇聚社会各方帮扶支持合力。同时,注重引导社会参与和社区协作,用好关于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教育的国家法规政策,精准锁定、适应、引导、激发用户需求。目前,从正规正式教育到全民终身学习的服务资源建设,呈现“蓝海”乃至“深蓝海”态势,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可在基本或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公共教育服务中选择多条路径,公共财政可选择购买、资助、补贴。其中,非义务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是多种服务并存、融合、竞争的宽阔平台,用户需求将成为服务供给模式生存发展的基石。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1年8月刊(总第73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用户投稿,龙泉人才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收录文章侵犯到您的权益/违法违规的内容,可请联系我们删除。
https://www.lqrc.cn/a/zhiye/94035.html

  • 关注微信
下一篇:暂无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