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千百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勤劳”无疑是一个关键词,并且也是靠着勤俭踏实,中国人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在各个领域当中都能够取得不俗成就的群体。
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状况与中华民族对于勤俭的重视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传统文化当中“天道酬勤”这样的价值观鼓励人们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极限;同样,通过勤劳取得的成就使得人们更加信奉这种道理。
所以即便是在中小学的校园当中、课本上以及一些书本之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天才就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之类的“名人名言”不在少数,这也使得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并且在之后的人生当中不断追求勤奋的人生,试图达到极限。
那么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勤奋和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呢?事实上,也许并非如此。
身兼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院长的姚洋教授对于发展以及一些区域性的问题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同时不光是在宏观的发展角度,在个体的发展角度,姚洋教授也有着十分值得思考的洞见。
在谈到学生成绩与努力之间的关系时,姚洋教授表示: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天道酬勤”的事情,能够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原本就拥有出众能力的。
姚洋教授表示,就拿北京大学来说,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北大可谓是无数学子自幼就十分向往的校园。
然而在每年数百万的考生当中,能够通过高考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学生们,只有总人数的1%。换言之,能够考入北大的学生都是“凤毛麟角”。同时姚洋教授还说出了一个数据,那就是北大学子们的平均智商,达到了惊人的110。
智商,全称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指的是个体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往往被用于衡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般认为,智商能够达到90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水平。著名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智商是130。
我们可以得知,那些能够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们,自身原本就有着远远超出常人的智力水平。
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之中,对于子女的鼓励是一个经常会被强调的点,尤其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假如子女受到什么挫折,家长的策略往往是将鼓励与激励相结合。
对于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家长往往知道他们精神和身体上都背负着十分巨大的压力,所以在对于他们的各种要求上,一般也是尽可能的满足。
其实这样的观念并不可谓不合理,因为过于严格的要求有时也并不能在子女的成绩进步方面起到什么显著的作用,反而会激发其反感。
然而,作为家长,一定要清楚一个客观事实:子女的智力水平,几乎就已经宣告了其能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
正如姚洋教授所言,想要进入好的院校,出众的智力水平是必需的。
所以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子女在智力水平上并没有特别出众的情况,也就没有必要在其学习成绩方面抱太大希望。
有一些家长对于“天道酬勤”的价值观深信不疑,即便是在自己不太了解的教育领域,也认为只要孩子肯努力,那么无论先天的智力如何,一定能够凭借后天的努力进入好的大学。
这样的观念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学习,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之前的学习,努力程度是十分重要的,但方式方法、学生天赋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系当中,文理分科或者是挑选高考科目已经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考生将要在高考当中面对的科目,有很大可能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的。
那么天赋在此时就会显得十分重要:假如对于某些知识完全没有理解的能力,那么自然没有必要去强行学习。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发生了很多诸如家长笃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之类的说法,而强迫不擅长理性思维的子女去学习理科,导致其在学习过程当中受尽“折磨”,在考试当中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
此时有的家长还会将原因归咎于孩子没有用尽全力上,实在是没有必要。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其实努力也是一样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而言,同时保持学习多门科目的高涨热情与良好状态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对于成年人而言也是一样:生活当中诸多方面的问题接踵而来,很多时候都是无暇应对,导致事情堆积,自己殚精竭虑。
所以在学习当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最好端正一种态度: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之后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努力。
其实对于许多学生而言,自己假如学不会很难的物理与化学、不能掌握陌生的英文语法、难以记忆浩繁的历史地理知识,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原本每个人擅长的事情就是分布在不同领域的,所以抓住自己感兴趣并且还擅长的领域进行努力,最终还很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不会因为过度疲劳而变得消极。
总而言之,人们对于努力和智力之间关系的认识之间存在着一些误读。
尤其是对于一些学生家长而言,他们会因此而对自己的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最终导致代际矛盾的产生。当人们正确认识二者之间关系之后,这样的情况会好转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