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动力
世界之于我们,总是雾里看花,懵懵懂懂。如果用“源动力”的视角,能够看清楚很多现象。“ 源动力”是指推动人们行动的根本动力。拿破仑说:“世界上有两个杠杆可以驱使人们行动,恐惧和利益”。所有人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好处,这种好处是摆脱痛苦或获得利益。摆脱了痛苦也可以视为获得了好处,一种负向收益。有些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更多的行为背后的源动力,是隐藏很深的,可能当事人都不知晓。下面我们简单列举几个栗子:
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种“老好人”,经常被人“欺负”,他无力拒绝,他不情愿但又忙忙碌碌,他自己也很痛苦。那么,这种“老好人”获得了什么好处呢?一是逃避了冲突,拒绝会产生冲突,冲突会产生恐惧,“老好人”害怕别人的指责,所以通过妥协来避免恐惧。二是通过不断地“受欺负”来保护自尊,因为欺负我的人是“坏的”,我作为“受害者”就是“好的”,那么我是没有错的,错的是别人。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拖延症,只是严重程度不同。工作拖延的人获得了什么好处呢?通过拖延,可以暂时摆脱面对工作的痛苦。因为工作是痛苦的,所以要逃避它,逃避的方式就是拖延。所以,治疗工作拖延的方式就是想办法爱上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有句话说得很有趣--“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得有点恋爱的感觉”。
同理,小孩子做作业拖延是很多家长的痛,想要小孩子放学主动作业,也是需要想办法让他爱上学习。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得到奖励,获得表扬等。
单位很多人加班,很多加班的效率并不高,但是为什么还是要经常加班呢?他获得了什么好处呢?他心理上得到了安慰,通过自己的“勤奋”而获得了一种自我认同感,因为公司大都认可勤奋工作的员工。但需要通过勤奋加班的方式获得认可,是因为他缺乏有效的业绩。所以长期加班的员工,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长期鼓励加班的公司,也是一个没有建立绩效导向的公司。
“好处”按照形式分类,可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好理解,精神利益主要是指满足自我认同,即满足自尊和自恋。 强者大都不太注重自身的精神利益,他可以控制自身的情绪,重点关注切实的物质利益。弱者刚好相反,特别要面子,他们的自尊特别脆弱,一碰就碎。所以要区别对待,不能动强者的蛋糕,不能伤弱者的自尊。
另外,“匹配”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自洽。生活中的“匹配”现象很多,一个人穿衬衣西装出现在办公场所,代表他对这身穿着的自我认同,说明他穿这身衣服出现在这种场合,他是“舒服”的,他获得了“匹配”的好处。这能够说明什么呢?说明他是一个守规矩的员工。换言之,如果一个穿短裤T恤的员工出现在同样的场合,这种“匹配”说明这个人可能是领导的小孩儿,或者是公司“销售冠军”之类高地位员工,也可能是准备离职的员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匹配”的,我们都喜欢跟上级领导交朋友,实际上是领导对于我们而言,是“超配”的。我们不太愿意跟弱者交友,是因为内心觉得他“不配”。逆向思考,领导不喜欢我,本质上是因为我“不配”,不能提供对应的价值。
找到行为背后的“源动力”,有利于我们理解他人,理解许多“不公平、不友好、不可思议”的现象,然后有针对性地行动,更好地应对这个世界。